山野漫遊者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至51.度之間。其海洋地質狀況表現出顯著的砂岩和石灰岩組成的高原特徵,從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降低。
索馬利亞西鄰衣索比亞,北瀕亞丁灣,東臨印度洋,西南與肯亞接壤。其地理位置獨特,位於地中海與印度洋的亞丁灣之南,是各國貨輪由曼德海峽出入蘇伊士運河的必經海路。
索馬利亞的海岸線非常長,沿岸多沙丘,特別是東南部印度洋沿岸有寬廣的沖積平原。這些平原主要是由河流沖積而成的肥沃土地,適合農業發展。其次,索馬利亞半島大部為砂岩和石灰岩組成的高原,北部地區海拔較高,而南部則逐漸下降至沿海平原。
索馬利亞位於非洲大陸最東部的索馬利亞半島,經緯度範圍為南緯01°40'-北緯11°59',東經41°-51°27'52“P。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簡稱索馬利亞,地處非洲之角,這一地區因地形酷似犀牛的角而得名。其地理位置在連線亞洲與非洲的交通要衝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索馬利亞沿印度洋的東邊海岸線總長達到3200公里,是非洲國家中最長的。該國北部臨接亞丁灣,東部瀕接印度洋,西部接壤肯亞和衣索比亞,西北與吉布提接壤。
索馬利亞的海洋地理特徵主要受其地理位置和地質結構的影響。以下是對索馬利亞海洋地理特徵的詳細分析:
1.砂岩和石灰岩組成的高原:索馬利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由砂岩和石灰岩組成的高原,這些岩石結構對沿海地區的地形和海洋環境有重要影響。
2.階梯狀地勢:半島的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呈階梯狀下降,這種地勢的變化對沿海的海流和波浪模式產生影響。
3.狹窄的沿海平原:東南部印度洋沿岸有寬廣的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對海岸線的形狀和海洋沉積物的分佈起到關鍵作用。
4.上升流的形成:夏季,西南季風導致表層海水離岸而去,底層溫度比較低的海水上升補充,形成上升補償流,即索馬利亞寒流。
5.季節性洋流:索馬利亞洋流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夏季為寒流,冬季為暖流,這對沿岸的氣候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產生重大影響。
6.乾旱的氣候:索馬利亞半島大部分地區氣候炎熱乾旱,年降水量在沿海低地不足250毫米,這種乾旱氣候對海洋鹽度和蒸發率有影響口。
7.海洋生物多樣性:儘管陸地乾旱,但索馬利亞半島海域是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上升流帶來的豐富營養物質支援了豐富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索馬利亞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