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 (第2/3頁)
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斯卻還想維護他的帝國。矯詔固然是死罪,具五刑不冤,但嬴政從知道這些事到如今,已經有一年的緩衝,不會衝動行事。他知道其實李斯所作所為,不過是因為秦國向來的傳統罷了。
大才入秦為客卿,為當政秦王重用,使得秦國大興。
然後秦王老病而終,新王終要向並無根基的客卿舉刀,以開闢屬於自己的時代。而新的秦王,自然也會有屬於他的大才為相。
一代一代迴圈,雖然也有幸免,但李斯親歷了呂不韋的倒臺,又到了新王上位的時候,他也害怕。
劉徹嘲笑李世民那一朝因為他的先例,導致一代一代的玩玄武門事變的時候,李世民惱羞成怒又不能打他,氣乎乎的大叫他這次一定要讓父親立他做太子,把劉徹笑得說不出話。
嬴政卻沒笑。他秦國又何嘗不是如此。要說可笑,大概就是數代如此,秦王總能依靠根深蒂固的王權與世族支援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送前相國歸西。能活的也有,終究失了權,再無作為。
誰也沒想到,這樣迴圈的慣例終究讓秦國嚐到了苦果。帝國一統後的丞相不想步入這樣的迴圈,又碰上了陰謀家弄權,於是選擇矯詔立幼——還是翻車了。
其人也熱衷名利,所以嬴政並不擔心他跟不上自己的思路——他會扭轉自己的心意,竭力為自己辦事。
而且知道了後事,嬴政對李斯反而更放心了。
這人不是當權臣的料,或者說在他的治下沒學會當權臣,在他死前能忠於他,在他死後至少還忠於秦,這比他重新選拔再找個可靠的人實在。嬴政原本就經歷了很多背叛,現在從史書中又讀到更多的背叛,他把自己的用人標準調低了——反正總會叛的,選個對寡人忠誠的,至少活著的時候不用隨時懷疑他的背叛。
至於死後,如果他還不能把身後事安排好,也無顏見大秦先王們了。實在不行,他病後先處置了李斯也就是了。
今天嬴政會說得多一些,所以必須在這樣空曠的地方,以確保他的話不會傳出去。
“寡人於仙境一遊,已知先生大才,更見仙境推演,見我大秦滅六國、一天下後之困境。今日與先生言說,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李斯抬頭,無法把秦王的話當作瘋話。他正對上秦王鷹一般的視線,竟是肌膚上浮起一層密密的雞皮疙瘩,興奮與悚然齊生,直覺今生最大的機遇就在眼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