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王登基之勢,如此就成定局。
聰明人看在眼裡,都不得不暗讚一聲新君好手段,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不知不覺就把人心給收攏了。
緊接著,前禮部尚書薛潭自靈州過來,上言道天下無主,萬民惶恐,請安王早日登基,以安臣民之心。
那些想要趨奉新皇的人早就等不及了,先前也有人上表擁立,只是全被壓下來,安王不置可否,不願表態,眾人雖然知道擁立新君素來要三請三辭,但如今有了安王親信帶頭,自然更加放心,大家唯恐慢人一步,少了份功勞,忙不迭也跟著上表,請安王登基。
此時蕭重那邊也傳來好訊息,他一路北上,將突厥人趕至雲州關外,順手又將太原與洛陽兩地的義軍給收拾了。
旁人聽起來似乎了不得的軍功,對蕭重而言還真是“順手”。
只因這兩地義軍首領,原本是農戶出身,大字不識兩個,全因突厥人突然來襲,朝廷措手不及,無力抵抗,這才讓他們趁勢而起,後來逐漸成了氣候,那些人就開始為了爵位與財物互相傾軋,其中背後又有不同利益的大族支援,幾番爭鬥下來,元氣大傷,早已不復當日雄赳赳氣昂昂的義軍規模,對上蕭重麾下這種訓練有素的正規局,頓如土jī瓦狗,一潰千里。
伴隨著這道捷報,元月裡,賀融在長安正式登基稱帝,因著正好一年初始,也無須沿用先帝年號,直接改年號為淳化。
登基之後,一切名正言順,賀融先是尊裴皇后為皇太后,又按照以往舊例,大赦天下,然後他就將目光投向了南邊。
李寬經營禁軍南衙十數年,雖然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但他一點一點收攏人心,日久天長也能水滴石穿,雖然後來他被調離南衙,但南衙中一直有他安插的人手,更不乏親信舊部,他自己又是能征善戰之人,此番帶著數十萬兵馬與賀融遙遙相對,這樣的敵人,並不好對付。
賀湛也很清楚,所以抵達襄州之後,他就按兵不動,沒有冒進。
李寬手裡還有張嵩季凌等人,一開始他派人過來傳信,用這些人來威脅賀湛,見賀湛不為所動,那邊過了幾日,興許是覺得自己手裡攥著的人質,有些留著沒用,就開始陸續放了一些人,只留下先帝在位時倚重的張嵩等人——這些人畢竟出身世家,在高門世士族之中有一定的影響力,非到萬不得已,李寬也不會輕易殺掉他們。
被放出來的人裡,就有吏部尚書劉衷。
此人是先太子黨,出身寒門,對李寬來說沒有什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