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夫人從轎簾兒輕輕掀動的縫隙裡,看著楊沅隨轎而行的身影,
想到這少年郎為了迎娶一個孀居的小婦人,竟如此絞盡腦汁,不由暗生讚許。
“倒是一個多情多義的小郎君,合該妾身助他一臂之力,促成這樁好姻緣!”
至於說楊沅想把丹娘包裝的高貴一些,以此贏得父親的同意,雖然有欺騙之嫌,但只要用心是好的,李夫人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包裝”這個詞,但包裝這種事,卻是古已有之了。
姜子牙渭水直釣,陳子昂當眾摔琴、盧藏用歸隱南山,不都是包裝、都是炒作麼?
古人早已深諳此道了,而且玩的花樣百出。
只要你包裝自己不是拿來害別人,又有什麼關係呢?
就拿她自己來說,當初若非李媽媽不惜千金,遍邀汴京名士,為她吟詩作賦,
她又怎會在豆蔻十三的年紀,就成了“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的東京上廳行首?
李媽媽是個有大魄力的女人,在她小小年紀的時候,便豪賭了她的未來,
李媽媽擔著破家之險,豪擲千金為酬,請名士為她賦詞。
因此,便有了張先的《師師令》,秦觀的《一叢花》,晏幾道的《生查子》,也有了周邦彥的《玉蘭兒》……
十三歲的她,就此名滿天下……
李媽媽的大魄力,獲得了千百倍的回報,
而她呢?她也贏得了“東京上廳行首”的美譽,也得了任俠好義“飛將軍”的美名。
可是今日之人只記得當年東京上廳行首的美貌,又有幾人記得她任俠好義更勝鬚眉的壯舉?
金人南侵時,她曾捐獻重金犒賞抗金將士,不想她捐出的錢財,卻被大奸臣梁師成給貪墨了。
師師忍著怒氣又捐了一筆,梁師成居然再次伸手貪墨。
師師姑娘大怒,她又拿出了一筆重金。
但這一次卻不是捐給朝廷,而是廣聘天下豪傑,刺殺太尉梁師成!
也就是那個時候,她結識了那個毛遂自薦的燕姓遊俠兒。
可惜梁師成身邊高手眾多,刺殺終未取得成功。
當朝太尉,貪你倆錢兒怎麼了?你竟敢買兇刺殺本官?
梁太尉氣勢洶洶地要出手碾死這只不識趣的螻蟻。
但李師師是何等慧黠的女子,她早就留了後手。
一個官家微服出宮,臨幸師師姑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