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提到這事,段平當即上火“俺要黃冊還有魚鱗冊,他們不給。
還把大都督發下來買老鼠的賞錢給吞了。
俺一時氣不過,就將他們都給宰了。
”
說罷,他再度行禮“請大都督責罰,砍了俺的腦袋給他們償命就是!
”
此言一出,那些披麻戴孝扶棺的老弱婦孺,又開始嚎哭。
陳然皺眉“說清楚事情再哭,否則以咆哮公堂論處。
”
事情說清楚,改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
若真是段平的錯,自然也是要負責的。
帶到哭泣聲收起,陳然乾脆詢問“黃冊還有魚鱗冊在哪?”
所謂黃冊,其實就是大明的戶口本。
是朝廷用來核實戶口、徵調賦役而製成。
黃冊以戶為單位,詳細登載鄉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資訊。
並按從事職業,劃定戶籍,主要分為民,軍,匠三大類。
這東西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徵收賦稅。
因為表面用黃紙封皮,所以稱之為黃冊。
至於魚鱗冊,則是土地登記本。
將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連線地繪製,標明相應的名稱,是民間田地之總冊。
由於田圖狀似魚鱗,因以得名。
黃冊跟魚鱗冊加起來,就是大明徵收賦稅的根基。
畢竟找人徵稅得有證據,不能隨口就是"你家掏二兩銀子交稅。
"
陳然的問話,無人回應。
軍漢們自然不懂,而懂行的衙門中人,卻是無人願意為大都督解惑,那是砸了他們自己的飯碗。
“大都督。
”
劉有福上前“不如喚東廠的人來?”
陳然擺擺手起身往後堂走去“都等著。
”
後堂無人,他開啟時空錨回到現代世界。
出了自己的新家,打上車直奔圖書館而去。
明史區的相關書籍不少,其中自然也有介紹黃冊跟魚鱗冊的。
提到這兩本冊子,就不得不提胥吏。
大明這兒的官,是流水官,做上幾年地方官就會調任他處,拍拍屁股走人。
可胥吏不同,他們數十年乃至百餘年都是薪火相傳,子孫相繼的做胥吏。
漸漸的,重要的黃冊跟魚鱗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