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鸞沉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五萬年的滄海桑田過去,我如今才曉得,師父確然是個神機妙算的師父,卻更是個救徒心切的師父。
下世歷劫的我落在了幻海之濱,成了個叫做清清的凡人,過著單純快樂還摻著淡淡桃花色的日子,決計不會想到,那時的師父正為了奪取聚靈水,以有傷之身,對上檀焱、敕磯兩大遠古神祗的聯手攻擊。我有幸在千
年前見到了這傳說中令人聞風喪膽的兩大人物,每每想到師父拖著暨弢留下的重傷與靈力強大的二神同時對戰的慘烈畫面,我便心如刀絞。
祈音藉著最後一抹仙澤帶著聚靈水離開了鬼界,救下赤夷後便到了長生境,力竭而亡的他從此長眠成一株枝葉繁茂的雒棠之樹,隨著草木榮枯,輪迴著春秋寒暑。
聽說修為高深的仙者會有他特殊的氣澤,魂靈散後肉體便化作靈物,繼續矗立在人世間,替死者觀賞四海昌榮八荒繁盛。雒棠之樹,那便是樂神祈音留在六界中的最後一個印記。
自祈音消失後,暨弢帝君閉關了幾千年,養好了天機鳳凰劍留下的重傷後,尋了師父五萬年,至今無果。
五萬年,西掾洞外的野花開了又落,落了又開;委羽山上的淬焰青了又黃,黃了又青;長生境的白蘿蔔蔭綠了又枯,枯了又綠。日月不知交替了多少個次數,四季不知變幻了多少個輪迴,而他,上古樂神,祈音神尊,卻已經化作婆娑的枝葉,靜靜立在洞口,紋絲不動,保持著最後一個挺立的身姿,定格永遠。
記得下凡歷劫迴歸正位後,我興奮異常地本欲回到挽陽山,卻被六哥當頭潑了一瓢冷水,說是祈音神尊閉關了,挽陽山的眾位師兄們也散的個七七八八。那時的我雖然歷了一世劫,卻仍舊天真驕縱的很,心裡將莫名閉關的師父忒沒規矩地責備了幾句,當然也就不再回挽陽山了,而是上了崑崙山溜達。
我在長生境第一次發現祈音是因為揹著陵光偷淬焰果時迷了路,因著首次當賊且又半途被陷在委羽山南坡七拐八繞的岔道中,心中便愈發焦急,開陌神珠不在身邊,我便施了個探路咒在岔道中摸索。探路咒是一門極不常用的咒術,我還是五萬年前在挽陽山中學的,此番數萬年不用,便出了些岔子,本是探向草屋的咒術卻把我帶到了一處山洞。九萬歲的我與三四萬歲的少年時代畢竟十分的不同些,在西掾洞口發現那株不同於一般的雒棠時,我本是想順便探探這棵雒棠的原身,卻被趕至的陵光告知,西掾洞是祈音死前棲息的洞子,而洞外的雒棠,便是祈音死後的肉身化作的形體。我知道了當年那樁事兒的真實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