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爺慈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選擇新的音樂聖道,自然是要西洋樂器,才能將這種聖道,發揮到極致。
如此一來,就需要製作西洋樂器,但在如今的生產力條件下,很難實現這一目標。
而選擇現有的音樂聖道繼續走下去,姜逸也有把握至少將樂衎推到半聖層級,如果他資質足夠好,也有可能是亞聖,或者是半聖。
可問題是在現有的聖道之下,百舸爭流,成聖的道路,也註定了艱辛。
姜逸沉吟了半晌,這才看向樂衎說道:“我有兩種音樂聖道,一種是全新的聖道,修行之後,可能會面臨聖道之爭。而另外一種則是現有聖道的延伸,如果讓你來選,你願意選擇哪一種?”
“這~”
樂衎完全沒有想到,姜逸居然會丟擲這樣一個問題,一時間居然陷入了兩難之中。
誰都知道,新的音樂聖道,意味更好的機會,更加同意成聖,可是出現聖道之爭~~
“都是音樂,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就算是儒家聖道,有諸子百家,也沒有你說的這種情況吧?”
一旁的蘇定烈也是儒家弟子,很是不解的問道。
“現有的諸子百家,雖然百家爭鳴,也有聖道之爭,可歸根到底,所有的一切均是由儒家聖道為根基發展而來,而我所說的音樂聖道嘛~~”
這個問題,姜逸也不好解釋。
畢竟這個世界,並不存在西洋一脈,自然也就不存在除了儒家以外的思想。
蘇定烈繼續分辯說道:“那算學聖道呢?你在聖廟所講的那些內容,也完全不同於當前的算學聖道啊,可算學聖道只是翻倍增加,而不是分裂!”
“算學聖道是以結果為導向,所有的規則和計算方式,都是為了通向最終那個爭取的結果,只是過程、方法和運算規則不同而已。所以無論你採用什麼方式,如何卻表達,都不會存在聖道之爭!
但是音樂聖道不同,音樂除了技法、樂器的不同特性等方面外,最為重要的是,還承載著種族文化和一個民族、一個創作者的精神內涵,也就是我先前所說的儒學根基。”
這個問題,姜逸也是反覆思考過的,所以才會糾結。
“可人族的修行,本就非儒家一道,還有道教和佛教呢?佛道兩教非脫胎於儒教,當年三聖相繼創立聖道,三種修行方法並無衝突。
無論你傳授的音樂是何種音樂,可音樂歸根到底是精神和意志的延伸,就算是有聖道分歧,難道就不能相容幷蓄合二為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