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賜劍 (第2/6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身行頭。
見到風采依舊,拿出去都能直接祭天的皇帝,張巍他們狠狠鬆了口氣。
雖然陛下什麼時候都是他們裡面最亮眼的那個,滿身泥水也不減君王風範,問題是百官都已經讓你穿衣自由,祭廟都隨你穿衣服了,你不能泥裝取代衣裝啊。
君王模樣迴歸的一天,楊珺帶著家人設宴款待小白。
楊珺的夫人季止是個面容慈祥的老夫人,在蜀郡的這些年,她把家裡的內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還帶著蜀地百姓一起採桑織布,教她們怎麼織出好看的錦,在百姓間名聲極好。
她把小白的和其他人的衣食住行都安排的很是妥當,宴會上也落落大方,帶著孩子、孫子們一一拜見皇帝。
沒什麼珍饈的宴會結束,第二天楊珺就收到幾個本地人想要辦宴會接待皇帝的請求。
楊珺全都溫柔拒絕。
抱歉,除非陛下有意,否則你們這祖上也不顯貴,現在也不是什麼貴族的家庭,還不夠格邀請陛下。這次我看在老熟人的面子上不計較,下次這樣越級邀請,是要問罪的。
被他這麼一拒,遠離洛京的本地大戶對君權重新整理印象的同時,越發心癢難耐。
之前覺得做蜀人挺好,現在覺得大家都是晉人,都是皇帝子民。
往前覺得官而已,不過是洛京派來收稅管他們的,沒什麼大不了,現在覺得官可太了不得了了,只是蜀郡這以前太窮沒體現出有什麼權力,一煮出鹽朝廷就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朝廷。
從前還能和楊珺同席而坐侃侃而談的蜀人,現在接連被拒,連沒事想求見皇帝都是有罪,反被刺激的認識到了朝廷權力的重要性。
有腦子轉得快的立刻親自上門求見楊珺,二話不說,很是出血本的願意提供五千人給楊珺修大壩。
別看五千人聽著不多,蜀郡所有刑徒加起來也沒有兩萬呢,這五千人都是別人出,糧食也不需要郡守府提供,整整省了1/4開支。
楊珺客氣兩句也不多推辭,如果不是皇帝來站臺,這種好事他修水壩修完了都遇不見。
要知道之前為了鹽引,那些大戶也頂多願意出點糧食銅錢。鹽引是為了低價買了鹽拿出去高價賣賺差價,為了最後的賣鹽利潤,能拿出的那些都是經過進行計算的,虧本買賣沒什麼人願意做。
想要權那就不一樣了。
高貴的出身有嗎?過人的才能有嗎?
一個都沒有的話,那也就只能用這點錢在皇帝面前買個名字出鏡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