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郡的前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平,李紳本出生於官宦世家,因其年幼喪父,導致家道中落。】
【其青年時目睹了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2首。】
【但命運並沒有照顧李紳,之後的李紳多次科舉但卻屢試不中,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卻和元稹跟白居易成為了好友。】
【但李紳並沒有放棄科舉,直到三十五歲那年,李紳終於高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終於考中了。”
“是啊,三十五歲並不算大,正是施展抱負的時候。”
“沒錯,想來李相公之後定然成為了一名好官。”
天幕下
唐代之前的百姓都在為李紳叫好,慶賀他終於考中了進士。
【之後的十年間李紳都在和元稹、白居易一起推動了“新樂府運動”,並沒有其它行為。】
【在李紳四十八歲時,被封為右拾遺,成為諫官,在之後更是一路高升成為了宰相。】
“好啊,能官至宰相定然說明李相公做出了什麼大事。”
“只是那個新樂府運動是什麼意思?”
“可能是推動詩詞改革一類的吧?”
百姓們對於李紳官至宰相都十分高興,這說明李紳可能真的做出了有益於百姓的大事。
【但在此之後李紳卻開始了“黑化”。】
【簡單舉幾個例子,在李紳封官之前,曾投靠在親戚李元將家中,李紳甚至自降身份叫他叔叔。】
【可李紳發跡之後,李元將因有事找他,但李紳卻毫不客氣,要叔叔把身份搞清楚了再來找他。】
【無奈之下,叔叔只能自降身份,以弟弟的身份求見李紳。然而這也不行。最終叔叔把身份降低到了孫子,李坤這才笑嘻嘻地答應。】
“這。。。。一朝得勢便對曾經的恩人這般羞辱,這就是一個小人呀!”
“沒錯,就是一個小人,真是瞎了眼,還以為他是個好官。”
“這。。。。。。或許,他對百姓不錯呢?”
“對自己的恩人都這般,還能對百姓好?”
【而且李紳的私生活也愈加奢靡,據記載他一頓飯便可以吃掉上千貫錢,更是養了一大群私妓。】
【曾經帶著這群私妓,將好友劉禹錫的宴會弄得烏煙瘴氣。】
【而這些只是私德上,最令人惋惜的還是對待百姓之上。】
“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