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翻看了一遍,神色淡淡地“嗯”了一聲,隨手便將案卷遞給了一旁的譽王,掃視了一下階前諸人,問道:“案文是由何人執筆?”
靖王回道:“刑部主司蔡薈。”說著便示意蔡薈上前拜見。
“寫得好。條理清楚,言之有據。”梁帝看了蔡薈一眼,目光又移回到靖王身上,沉默了一會兒,方道,“你做得也不錯,還要處理好後面的事情,繼續穩住局面。”
“兒臣遵旨。”
譽王插言笑道:“這案子的確辦得漂亮,父皇真是選對人了。這麼大一樁案子,虧得是景琰,要是換了旁人,只怕現在還團團轉呢。”
梁帝溫和地看著他,臉上露出笑容:“你這次也很懂事,讓朕省了不少的心。朕的皇子中,也就你最是穩重識大體。聽說你還主動幫景琰處理一些事情,是嗎?”
“孩兒是怕景琰很少來刑部,有不順手的地方,所以幫他打打雜。”譽王一面笑著,一面擺手。
“你這是有心胸,朕很喜歡。來人……”梁帝微微抬了抬手,召來近身內侍,“取金珠皇緞四表,賞給譽王。”
“兒臣謝父皇隆恩。”
靖王辛苦查案,差使辦得又快又漂亮,也不過得了兩句不鹹不淡的讚語,譽王不過零零碎碎沒添麻煩而已,卻蒙如此重的恩賞。陪同靖王來複旨的一眾三司官員看在眼裡,嘴上雖沒說,心中都極是不忿。
面對父皇的偏愛、譽王的得意與同僚的同情,靖王自己倒沒有什麼異樣。不公與委屈這些年早就習慣了,梁帝的盲目與偏寵現在已不能給他帶來絲毫的沮喪,反而激起了他熊熊的鬥志。
從鹹安殿告退後,靖王與三司官員剛剛分手,譽王就從裡面趕了出來,老遠就喊著:“景琰,你等一下。”
若按以前的性子,一定是當沒聽到就走了,可對於現在的蕭景琰來說,自己的喜惡已經不算什麼了,所以他停住了腳步,平靜地轉過身來。
譽王趕至近前,滿臉都是友愛的笑容,握了靖王的手解釋道,“你別委屈,父皇對你辦的這個差使十分滿意,他是打算等你把整個事情都結束後再一起封賞……我是無功受祿,沾了你的光,那些金珠皇緞,如果你不嫌棄,我這就讓人送到你府上去……”
“皇兄客氣了。我只專武事,用不著這些。”
“哪裡是給你用的?弟妹們才正好適用……”
靖王皺了皺眉,淡淡道:“皇兄不知我府中只有側妃麼?論規格用不起這些東西,多謝皇兄的好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