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建安三年 (第3/4頁)
我的傷心誰做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設立了三個大倉。
其中一個大倉設立在雍州的新豐縣,成為關中軍隊和百姓的糧食保證,第二個大倉則設立在滎陽的敖倉。
敖倉古來有之,是古代的一個重要糧倉,是秦朝設定的。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戰事頻繁,位於附近的滎陽更是如此。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敖山置倉積穀,以應對隨時可能的戰爭。除此之外,敖倉還是古代漕運的中轉站,將從黃河而來的山東漕糧轉運長安、洛陽(水運而來的山東漕糧往往因為黃河中上游弱小的水運能力而滯留,在敖倉卸糧後,可儲存,也可經陸路直到兩京)。西漢時期,政府又對其重修,並設定敖倉官治理倉務,直屬中央。當時的敖倉當關中與山東之衝,且儲糧豐富,故戰略價值極其重要。
所以,張彥在此處設立敖倉,將糧食全部囤積在此地,用作輻射洛陽一帶的戰略要地。
第三個糧倉,則設立在金陵郡的秣陵城,用作輻射江東,以應對戰爭時的需要。
這三年的時間來,孫策在江東逐漸擴張地盤,在擊敗焦已後,又連敗祖郎、嚴白虎,並且佔據了丹陽郡、吳郡,更是收服了祖郎、嚴白虎的部眾,勢力大增。
不過,看似孫策佔據了江東,實則上卻只有其形而已,畢竟江東的山越眾多,加上孫策手段強硬,遭到了山越百姓的反感,山越造反不斷,與孫策鬥爭不休,基本上形成了對峙階段。
河北的袁紹在這三年之中也頗為老實,潛心發展屯田事業,糧秣充足,兵強馬壯,常常有南下之意。
相較之下,荊州的劉表倒是和張彥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不過,一則訊息傳來,倒讓劉表和張彥的友好關係頓時跌入到了谷底!
錦衣衛來報,劉表治下的江夏郡發生了叛亂,為首者是張武、陳孫,江夏太守黃祖率兵前去鎮壓,張武、陳孫率眾與其激戰月餘,終於抵擋不住,只好沿著長江東下。
黃祖派遣兒子黃射,率領甘寧、蘇飛二將,前去追擊張武、陳孫,兩軍在蘄春、下雉先後激烈的戰鬥,張武、陳孫接二連三的戰敗,便乘船帶著千餘殘兵沿江東下,直接進入了張彥所統治的廬江郡的潯陽縣。
按理說,黃射應該停住腳步,不再追擊才是,至少也要先通知潯陽守將,獲得准許後,再去追擊。
但黃射卻沒有那麼做,而是率眾順流之下,追著張武、陳孫等人到了在潯陽上了岸。
守江的軍隊不明所以,忽然見到劉表大軍到來,以為是黃射要攻擊潯陽,遂與之交戰,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