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腐敗分子掛帥 (第2/7頁)
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大家也聽出來了,欒黶的謙讓有些不服氣的意思。
晉悼公自然知道大家都不願意欒黶升上去,所以藉著欒黶的話,順勢就說了:“韓起和欒黶都這麼謙讓,令人高興啊。既然這樣,那就趙武出任上軍帥吧。”
上軍帥趙武,上軍佐依然是韓起。欒黶沒有上升的餘地,於是依然擔任下軍主帥,魏絳遞補為下軍佐。
按慣例,中軍帥一旦病故或者退休,兒子立即進入卿系列,為什麼荀罌的兒子沒有獲得任命?因為荀罌的兒子荀朔在兒子出生之後就去世了,而荀朔的兒子荀盈現在只有六歲。而士魴的兒子也很小,也沒有辦法繼承父親的職位。
現在,新軍無帥,怎麼辦?
“新軍併入下軍,恢復三軍編制。”晉悼公下令。
於是,晉軍從六軍到四軍,現在進一步縮編到了三軍。
【楚共王薨了】
北面,晉國的荀罌卒了。
南面,楚共王接腳也薨了。
臨去世之前,楚共王作了一次深刻反省,他對大臣們說:“我這人沒什麼能耐,十歲的時候就繼位了,受的教育不夠。就因為我沒什麼能力,結果咱們幹不過晉國人,讓大家跟著我受苦,讓祖先面上無光。如今我要死了,我死之後,給我諡號靈或者厲吧,你們幫我選一個吧。”
楚共王跟他父親楚莊王一樣善於反省和自責。從能力來說,比他父親略差,但是性格非常像。不幸的是,他在位期間,晉國人已經從谷底走出,而且後來又是晉悼公繼位,楚共王被比了下去。
楚共王幾天後薨了,大臣們於是討論他的諡號。
“是厲好呢,還是靈好呢?”大臣們討論。
“都不好,”子囊發言了,他掃了眾人一眼,然後用不可辯駁的語氣說,“你們都聽錯了,大王的遺命是諡號共,你們憑什麼要改呢?大王領導楚國期間,安撫了蠻夷,勢力直達南海,讓他們臣服於華夏。而且,大王謙虛禮讓,有高尚的人格。我問大家,憑什麼不諡號共呢?”
大夥一聽,子囊的話有道理,而且,子囊的態度又這麼強硬,傻瓜才會反對。
“我們擁護,我們支援。”
於是,楚共王諡號共,所以才是楚共王。楚共王在位31年而薨,太子熊招繼位,為楚康王。
注意,子囊的話中,已經自稱楚國為華夏了。原話如下:“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徵南海,以屬諸夏。”
子囊的話很快被良霄和石輟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