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 (第2/3頁)
桃花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米田,一塊花生,一塊大豆。
這裡靠水源,種上兩塊水稻!
稻田裡魚養起來,鴨子養起來!
有了豆子,豆腐、豆乾、油豆腐統統做起來!
花生收了,鹽水花生、糖霜花生、酒鬼花生、油炸花生,統統安排上!
鴨子長大了,烤鴨、燒鴨、老鴨煲、醬鴨、鴨舌、鴨掌、鴨脖子……嘶哈!
幾隻耀武揚威的大公雞搶她的鴨頭,她又大戰公雞。
她抓著公雞獰笑著要吃辣子雞塊,結果大公雞張嘴一個“勾勾嘍~~~”。
一下子給她叫醒了。
屋子裡黑漆漆的,頂多四點來鍾。
外面雞鳴陣陣。
唐圓趕緊擦擦嘴邊的口水起來做早飯。
爹孃已經去老屋拔地瓜秧了。
第26章 倒插門
早上熬高粱米粥。
當地多是紅高粱, 糯性大,適合釀高粱酒或者當飼料,吃起來微甜帶著澀味兒。
這是地地道道的粗糧, 且不好消化。
唐圓摻了一把小米。
地瓜幹實在是難吃, 不管蒸著吃還是煮著吃,味道口乾都差。
她得找時間去碾子上碾碎磨面做煎餅或者捏地瓜面窩頭吃。
唐家老屋。
驚蟄前兩天唐大伯和大伯孃的炕上埋了紅薯母種。
空出一半炕面, 掀開炕蓆, 用土坯砌個一尺來高的池子。
底下鋪上塑膠膜,沒有塑膠膜便什麼都不鋪, 然後堆滿沙土, 把精挑細選的紅薯母種埋進去。
放在炕上是因為其他地方溫度低不合適, 炕上生火可以保持溫度。
定期澆水淋水, 半個月紅薯發芽, 然後長出秧苗。
現在秧苗差不多一尺高, 正好可以拔來去地裡秧地瓜。
天還黑著, 唐奶難得大方地讓點了油燈。
唐媽在下面接著, 放在籃子裡,拎出去淋上水, 免得蔫了。
大伯孃讓大堂嫂過來接著, 她把唐媽拉到堂屋,笑道:“我去借了些布票, 給咱圓兒扯身新衣服穿。”
唐媽:“她天天干活兒,新衣服穿壞了。”
大伯孃:“做身紅色的, 喜慶。”
過兩天媒人和男方家裡來人相親,也好看。
她看唐圓在外面很正常, 即便滿嘴胡話卻沒像在家裡那樣發瘋打人,就覺得可以相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