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晏嬰治國,多半採用當年的管子的方法。對於管子,不僅僅晏嬰,整個齊國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夥計,當初管子執政,可是富可敵國,吃香的喝辣的,舞照跳妞照泡,不是帶領齊國稱霸天下?你為什麼就一定要勤儉節約呢?”齊景公怎麼也想不通晏嬰為什麼這麼安於清貧。
“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晏子春秋》)。這或許就是管子的所失,我的所得呢?”晏嬰早就想過這個問題,從容回答。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這個成語,來自這裡。
【晏嬰的衣服】
晏嬰吃的不行,穿的怎麼樣?普通的齊國人都比較講穿,餓著肚子也要穿個樣子出來,晏嬰難道省下飯錢買衣服了?
《晏子春秋》記載:晏嬰相景公,布衣鹿裘以朝。
晏嬰的布衣是哪種布衣呢?十升之布。春秋時寬二尺二的布幅,經線用八十縷,叫做一升。十升即八百縷,這是非常粗疏的布了,到今天,基本上就是透視裝。鹿裘是什麼?鹿皮大衣?沒那麼好,“鹿”字那時候通“粗”字,鹿裘就是粗劣的皮衣。那時候的布都是麻布,因此配以皮衣是必要的。
晏嬰上朝就穿了這麼一身憶苦思甜的服裝,弄得同僚們都不好意思穿太好了。
“夥計,把這件狐皮大衣,還有這頂豹皮帽子,都給相國送去,啊,換個形象。”齊景公實在看不過去了,派梁丘據給晏嬰送兩件好衣服去。
這兩件,市值千金。
梁丘據送到了晏嬰家裡,不出意料,晏嬰謝絕了。梁丘據知道自己也勸不動晏嬰,只得又拿了回來。
齊景公也猜到了這兩件衣服會被拿回來,不過,他也想好了說辭。
“這樣,你再跑一趟,我教給你怎麼說。”齊景公把自己想好的說辭對梁丘據講了一遍,梁丘據覺得挺好,這回晏嬰恐怕不能拒絕了。
梁丘據高高興興又來到了晏嬰家裡。
“不是說了不要嗎?怎麼又拿回來了。”晏嬰問他。
“相國啊,這同樣的衣服和帽子是兩套,主公給了您一套,自己留了一套。主公讓我告訴您,您要是不穿,主公也不穿。我看,您就收了吧。”梁丘據笑嘻嘻地說。他覺得這個理由非常充分了,晏嬰一定會接受。
“那我更不能要了。”晏嬰脫口而出,“你想想,主公在上面穿著這身衣服,我在下面穿著一樣的,那不是亂了套了?不行,你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