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關於老子的身世,歷來說法不一。
按《史記》: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這個說法,有很多不合理之處。
第一,如果老子姓李,為什麼叫老子而不叫李子?第二,此前沒有出現過李姓,老子的李姓從何而來?第三,周王室有大量王族處於失業狀態,守藏室之史這樣的職位怎麼會給一個外人?第四,守藏室之史是一個重要職位,特別對於王室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守藏室不僅是國家圖書館,而且是國家文物館,而且是中央文獻博物館。這樣重要的一個職位,是絕對不可能給一個楚國人來擔任的。
根據傳統,守藏室之史,這個職位一定出於世家,不是王族,也是周朝太史家族。
所以,《史記》的記載不足為據。
事實上,就連司馬遷本人也懷疑他自己的寫法,所以,《史記》中繼續記載:
或言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記周太史詹見秦獻公曰:“始秦與周合,合五百歲而離,離七十歲而霸王者出焉。”或曰詹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這樣,《史記》中,司馬遷實際上給出了老子的三個候選答案:李耳、老萊子、太史詹。哪一個是對的,司馬遷本人也不能確定。
既然司馬遷不能確定老子究竟是誰,為什麼卻要連老子的故里都寫出來呢?有趣的是,老子的故里是有道理的。當然,所謂故里,應該是他的第二故鄉。
為什麼要說老子是太子晉的老師呢?因為太子晉的思想明顯受到老子的影響。而老子之所以能夠名揚天下,就是因為他是太子晉的老師,儘管不是正式的老師。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師承關係,當老子成為道家的祖師爺之後,太子晉也就成了道家的人物。
有人說老子名揚天下靠的是《道德經》,其實不然,在《道德經》面世之前,老子就已經因學問而名噪天下了。
當然,名傳後世,老子靠的還是《道德經》。
【論道大會】
太子晉和老聃在太子府恭候叔向和師曠來到,他們對這兩個晉國人也是聞名已久,十分仰慕。
四人相見,寒暄之後,分賓主坐定。
作為主賓和主人,叔向和太子晉客套了幾句。之後,各自介紹了老聃和師曠,又是一番互道景仰之情。
基本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