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樊應德笑應了聲,著手下的小宦官進來將幾道菜端下去。鶯時代夏雲姒謝了恩,也就告退了。
翌日這訊息就傳遍了後宮,六宮津津樂道,都在說皇帝有新人侍奉在側依舊還記掛著宸妃、給宸妃賞了菜的事。
夏雲姒去和妃宮中小坐時,連和妃都拿這事說笑了兩句,笑道:“六宮都還緊張著會不會有哪個最出挑呢,結果倒還是姐姐最出挑。”
夏雲姒正拿著柄小銀矬子悠然地磨著指甲,聽言淡泊笑說:“幾道菜罷了。宮人們那我尋開心,你也跟著起鬨。”
“才不是起鬨。”和妃睨她一眼,“論合皇上的心意,沒人比咱們宸妃姐姐更好了。”
夏雲姒笑了聲,沒說話。
合皇上的心意?她當然合皇上的心意。
自進宮之日開始,她走的每一步就都是拿捏他心思的結果,如何能不合他的心意。
此後的數日,在後宮局勢上,都很顯得她與幾位新人針尖對麥芒。
也是那畫師本事大,皇帝讓他自己去換風景將春夏秋冬都繪出來,應是有些難度的,他卻畫得並不慢,每三五日就能出來一幅,幅幅都栩栩如生。
每隔三五日,也差不多就是皇帝見一回新人的時候。
夏雲姒自也沒有回回都著人送畫過去,那樣的“恰好”未免也太惹眼。只是又“碰”上了一回,是在與蘇氏交好的紀氏侍駕時送過去的。
再至初一,眾人一道去賢妃處問安。
——這規矩是打三人位晉從一品之後定下來的。因為德妃不再是位份最高的那個了,宮權也自更換六尚局一事起就在皇帝的默許下漸漸變成了三人同掌,仍讓闔宮都去德妃處問安變得難以服眾。
德妃便開始意有所指地偶爾吩咐嬪妃們去宸妃與賢妃處,漸漸地就成了每次去一處宮裡。至於同在從一品妃位的另外兩個則更隨意些,想去就去,不想去也沒什麼。
夏雲姒就慣愛在這時候躲懶。輪到嬪妃們到永信宮問安時,她能好好地出來見見就算可以了;要她一大早往與旁人一起往賢妃與德妃處跑,實在是犯不上。
——賢妃與她之間早已不拘這些虛禮,而德妃與她的恩仇又非靠這種走動就可以消弭。
是以這日夏雲姒也又多睡了一會兒,晨起時寧沅已去讀書,寧沂無所事事,就跑來了她的寢殿裡,在她床上東張西望。
她起來一瞧便笑了,把寧沂抱過來,點點他額頭:“你怎麼起這麼早呀?不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