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似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本對於楊剪而言都是舊的。多麼不巧,八本書,每本他都看過,甚至熟讀。
巧也是在這裡。
雖然大部分被冠以“暢銷”的名號,但那本讓楊剪著迷過整整一個學期的《悉達多》總不至於位列其中吧?當時圖書館裡只有那麼一本,並且新得就像沒被翻過,德國作家寫的,被譯成英文,楊剪覺得那翻譯差勁極了,甚至因此萌生過選修德語自己找原版動手的念頭。
現在,中譯版居然都出來了,又會是怎樣的呢。
無需翻開紙頁,往事就滾滾衝來。而楊剪心中忽然安定萬分,他已經能夠基本確定,這最小的一箱與學生無關,單純是給他的。
是給自己的。
他又在書邊的泡沫紙裡找到一個小茶葉盒,再開啟看,依然不見任何字跡,五盒金嗓子和兩瓶維生素B12躺在裡面,安靜地相互擠著,卡在一塊。
“哦喲,”小老闆激動得搓起手掌,“楊老師,這個維生素有啥用哦,補腦?”
他好像十分期待。
卻聽楊剪道:“治貧血。”
小老闆目光閃了閃,有點悻悻然:“這還送喉寶……是你認識的人哇!”
“可能吧。”楊剪簡單道,顯然是沒有耐心多說。他給車槽清出條空地,把四個大箱子搬上去,用幾捆玉米秸壓著防側翻。小箱子則放在副駕駛上,壓是用彝刀。
“要不是我你早能打烊了,今天真是謝謝,”東西都收拾好了,他又跳下前廂,回頭衝小老闆笑笑,把語氣放緩和了些,“你收工我請客,咱們吃頓羊肉粉去?”
小老闆聞言,果然不再多問,從自家冰箱裡提出一瓶啤酒一瓶汽水,欣然赴宴去了。
楊剪在大約凌晨兩點回到青崗鄉,平日白天要上課,週末還要跋山涉水地家訪,勸人把孩子送回來上學,他要進城往往就要趁放學之後那點時間,再耗到這個點鐘實屬常見。一般這樣就睡不著了,況且他平時也沒有強烈睡意,卸好了貨他就去鄉政府門口還了車,把鑰匙放在保安室,之後沿山路慢悠悠地逛回了學校。
路不短,上坡下坡又費事,大約要走上三十分鐘。這一路是寂靜的,枯燥的,唯有林木的葉片被月光照得幽亮,人的影子印在土地上,清晰而濃郁。楊剪非常喜歡這段路,每當他腰間別著彝刀的重量,抬眼去看流雲,看到寬廣的銀河,他就會恍然間以為自己已被抹去了物種和定義,變成一個村夫,或是一頭野獸。變成幾十年幾百年前在此處行走的人。他是什麼都無所謂了。路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