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我在網路上連載的第八個故事,前七個裡除了“致命的溫柔”沒寫序,“山楂樹之戀”是寫到中間把我的一個回貼改造成序言之外,其它幾個故事都先寫了個序言,所有故事都寫了後記。
據說寫書之人都愛寫個序言和後記什麼的,所謂“前言後語”是也。有時是寫書人自己寫,有時是請人代寫。請人當然一般都是請了不得的人物。請得動了不得的人物為自己的書寫序言或後記,是種光榮,請的越多越光榮。
我不是寫書之人,我只是碼字之人,所以也就不勞神去請了不得的人物為我的書寫序或寫後記了。我寫的幾個故事,序言大多是由我自己來寫,但後記請黃顏和靜秋代勞過,主要原因是我這個人有頭無尾,愛做飯不愛收碗,做飯是創造性勞動,收碗是非創造性勞動,我前面興致勃勃地寫啊寫,彷彿在做一桌飯菜,但等到故事寫完,我也興趣全消,只想叫別人去洗碗了。
按我的理解,序言一般交代作者寫這本書的起因或意圖,後記一般是紀錄撰寫此書過程中發生的一些值得記下的人和事。作者本人寫後記往往會感謝一些在寫書過程中幫助過作者或者起過重大作用的人,由外人代寫的後記則往往會對此書做些評價,多為褒揚之詞。這個很好理解,既然願意為人代寫序言或後記,當然是瞧得起書的作者的,如果不寫褒揚之詞卻打一通板子,就等於是在打自己:你知道這書破,你還為它寫後記?什麼腦子!
我為前幾個故事寫的序,往往是介紹一下故事素材的來源,講講人物原型是如何向我提供素材的,有時也順便回答一下網友在前一個故事連載期間提出的問題。
我在序裡交代故事素材的來源,並不是希圖感動那些只為真事感動的讀者,而是為了給自己找個武器,一句話噎死那些好事者。
如果好事者問我:你為什麼要這樣構思這個故事?
我就回答說:因為故事本來就是這樣的。
如果好事者批我:這幾個人物說話的風格都差不多,沒自己的性格。
我就回答說:這就不怪我了,剛好這幾個人物就是差不多的性格。
如果好事者總結我故事的中心思想,分析我的故事歌頌什麼,反對什麼。
我就回答說:別費心了,我只是告訴你“有這樣一個人,她/他經歷了這樣一些事。”
但這次我已經說了,“本故事純屬虛構”,那我當然是不能用這幾句話來噎死好事者了,所以我就來個“醜話說在前”,能事前把好事者噎死最好,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