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始慢慢地找臺,國家臺、省臺、市臺居然都有,當然內容大同小異:哪裡哪裡有安全區,大家根據自身情況前往……
老丈人的維修效果出奇地好,不但正常的電臺能收到,居然還收到了本地軍用機場的塔康信標。突發奇想,我在手機上翻了翻了,找到曾經遇到的一個北方無線電發燒友「Db」的頻道,嘗試著去收聽。
「喪屍、很多喪屍」突然出來的聲音嚇我一激靈,電臺裡的聲音壓抑又驚慌,「喪屍太多了,像潮水一樣,根本望不到邊,從北方過來的。」
屍潮?北方?我記得他是北方1300多公里外地方的人,比他還要北?那不是國外來的了?小姨子湊過來:「喪屍低溫活性差,往南遷移說明喪屍具有低階生物特性。」
「生物特性?難道喪屍還有繁殖能力?」我老婆再次表現出驚奇腦洞。我想了想,拉著老婆回房間,從學習資料裡找出一部(影片內容省略一萬字),我老婆臉都綠了,我也有點想吐。
回到客廳,小姨子拿著一張紙向我們展示:「按照樓下那個喪屍的移動速度,200米走了3分鐘,1小時大約4公里比人的速度略慢。因為白天太陽曬,他們怕陽光,所以每天最多走8小時,1300公里大約要走40天
「考慮到路上穿城過市,越河跨溝,還有找地方躲避陽光,我在『體驗服』沒見過喪屍也不奇怪了。」
前幾天的大雨把發電玻璃沖刷得乾乾淨淨,這幾天發電量高得離譜,一天80多度,加上一個月來確實沒有聲音外洩,我們也放開了噪音限制迴歸正常。因為電力充足,水培蔬菜喜獲第一次豐收,老人家們食慾不振的問題得到了緩解。
最大的驚喜來自蘆丁雞,本來我是腦子一熱買了一籠,1公15母一共16只,本想著作為新鮮肉食的補充,誰曾想居然開始下蛋了!但帶來的直接問題是食品消耗量增加,畢竟我們沒有規劃雞的食物,也沒準備種主糧。
經過5天的觀察,確定如果我們16只雞都養,只吃雞蛋,主糧大約減少1個月,如果每6個月抱窩一次,做蛋雞替換,會縮短3個月。經過民主投票,最終決定15只母雞留下9只,每9個月抱窩一次。
爆發第55天,本來前世老丈人和丈母孃失聯的日子,我們兩家的住房隔河相望,「體驗服」我們還能用手電的閃光互報平安,直到再也沒有回應。而現在,全家團聚在避難所,雖然不見天日,但終歸全家安康,所以今天我們組織了一頓「盛宴」以示慶祝。一直珍藏的酒水飲料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