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1/3頁)
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安慶已破,楊文錦、楊銳退往南京。賊軍順勢逼進南京,兵部可有對策?”皇帝朱祁鎮手扶龍書案,向下看去。
朱畏天興兵作亂,號稱十萬。十萬士兵肯定沒有,但是他在南昌經營數十年,造反計程車兵也不能少了,否則安慶不能僅數天就失陷了。
兵部尚書鄺埜回答道:“臣正要啟奏,是否派京營南下平叛?請陛下定奪。”
“南京的兵力雄厚,留守南京的魏國公沒有出兵嗎?”皇帝面露疑惑不解之色。
兵部尚書鄺埜面現尷尬之色,“啟奏陛下,南京留守的衛營,多年不經戰事,軍備廢弛,士兵缺員,將領懈怠。魏國公能守住南京城,就已經是皆盡全力了。根本沒有餘力,出兵平叛。”
說得似乎有些道理。不對呀!皇帝朱祁鎮忽然想起來,他批過的南京留守衛營的軍費糧餉。那可不是小數目,比京城駐防軍隊的費用也差不多少。
平時軍費一點不少要,出了事,各種理由搪塞。哼!無非是喝兵血,欺上瞞下之舉。南京無事就罷了,若是陷落,你們就提頭來見吧。
“那依兵部之議,何人可領兵平叛?”皇帝朱祁鎮已經不指望,南京駐軍能擊敗叛軍了。
“陛下,兵部提議一等伯牛繼宗為主帥,密雲大營都指揮僉事曹欽為先鋒,領兵三萬,出京平叛。”
兵部提議一等伯牛繼宗統兵平叛,曹欽為先遣部隊。
這時戶部尚書王佐上奏:“陛下,朱畏天叛亂,夏糧北運受阻,該如何應對。”
京杭大運河一直是,南糧北運的主要通道。一旦受阻,京城的糧價必然上漲。
“石愛卿,天津衛的海船還有多少可用?”皇帝看向的工部尚書石璞。
京杭大運河受阻,可以用海運嘛!賈環前些日子的提議,眼光真是有些長遠。
工部尚書石璞出列回奏:“陛下,還有大型福船三十艘,小型福船五十艘了可用。”
“既然內河航運受阻,南方的夏糧就改海運吧。”皇帝朱祁鎮有種智珠在握的感覺。
然而,內閣首輔曹鼐啟奏:“陛下,要是南方的糧食改海運,那麼運河兩岸,靠運河生活的百姓,衣食就沒有了著落。那可是三十萬人吶!”
朱祁鎮眉頭微揚,“難道這三十萬百姓,都靠南糧北運為生嗎?”
“陛下,這些百姓絕大部分收入來源,都靠南糧北運。一旦中斷,生活必然陷入困境。望陛下三思!”曹鼐如實回奏。
自從賈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