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後,隔了這段時間,已經能冷靜地看待“身後”的人與事了。
就算他早早立下太子,選了一個“類我”的兒子,天下的危機也無非是延後,除非新君亦是後世可稱“千古一帝”的人物,能生生解決這亂世餘響,真正建立起大秦的統治。
在吸引了六國仇恨的大秦,沒有從後世回溯的機會,想做到這一點很難,就算讓劉邦來也不行。沒有一個新的亂世將六國重新洗刷一遍,結束了這種仇恨,大秦就始終是個靶子。
嬴政看過史書中他的子嗣裡不多的記載,並不覺得自己能幸運到有這麼個儲君。這方面他的運氣跟劉徹是反的,一個幸運之極,一個倒黴到沒話說。
不如他自己來。
看著自己親書的分封二字,嬴政輕輕頷首。劉徹極力推薦分封之制,他記在了紙上,劉徹便以為他要用了,又詳說推恩令,顯擺了挺久。嬴政沒跟他計較,也都做了筆記。
然而,他沒有告訴劉徹,其實他還是沒打算將子弟分封於六國。
祖龍之心,如鋼如石,不可轉也。
分封之下,又寫二字:科舉。科舉之下,再有二字:教育。
他比劉徹幸運的地方,在於他已經知道,身死三年,天下傾覆。
既然已經是這個結局,那麼還有什麼可以顧忌的呢。
那就讓“士”在統一後的大秦也找到出路,他倒是要看看,究竟有多少六國之士會真的忠於六國王室。
這還不夠。嬴政神色冰冷。六國之“民”,可分為六國貴族、寒士、黔首。
他現在明白大秦的危機在何處了。於關中秦民而言,六國既亡,軍功已經無處著落,重罰輕賞,便是秦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