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完結 (第2/6頁)
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苗人派來了使者,道是受了首領的託付,來我長沙國尋求援助。殿下想與翁主商議此事。”
出長沙國的地界,往西南延伸,在大片的崇山峻嶺和怒水大川之間,自古以來,便生活著諸多的族眾,他們以氏聚居,大的萬家,如同城寨,小的千戶,稱之為洞,寨洞錯落,綿延不絕,號稱七十二寨一百零八洞。
他們自稱是上古炎帝后裔,而在朝廷的官文裡,他們另外有個稱呼,統統被叫做西南蠻夷。
慕氏封長沙國後,從先祖起,兩百年來,與這些毗鄰南居的三苗人便和平相處,關係最好的時候,還教他們種植桑麻,養蠶繅絲,派醫士為他們治病驅疾。許多三苗寨洞也視長沙國為上國,派使者獻上貢物,以表達他們對慕氏的謝意和順服。
但從姜戎一族崛起之後,在最近的這十來年間,如此往來,再也不復得見。
姜戎蠶食吞併其餘寨洞,成為三苗勢力最大的一個首領。而與此同時,長沙國遭朝廷猜忌,國力日益衰微。姜戎野心勃勃,意圖將長沙國南土地肥沃的漣城一帶也佔為己有,趁著藩王之亂長沙國不寧,屢次出兵,或攻打,或騷擾。
這樣的情況,直到慕扶蘭十三歲那年,在長沙國和謝長庚締結婚約之後,才徹底消停了下來。
這幾年間,姜戎再沒敢進犯長沙國,但其餘的洞寨,迫於姜戎的淫威,也早斷了和長沙國的往來。
“來自哪些寨洞?派人來做什麼?”慕扶蘭問道。
“是冉氏、向氏、田氏三族共同派遣而來的。使者說,他們那裡去年旱災,今春青黃不接,到了現在,到處饑荒,百姓只能以野草樹皮為食,前些時日,又起了瘴癘,許多人病倒,實在走投無路,派人過來,希冀殿下能出手相助,幫他們渡過難關。”
這三氏曾是除了姜戎之外,三苗之地勢力最大的寨洞,在姜戎崛起之前,雖也曾為地盤之爭相互攻擊過,但和慕氏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好幾次發生不和,還要靠著慕氏出面調停。
三苗饑荒的訊息,年初就傳到了長沙國。就在前些日,出於某種考慮,慕扶蘭還曾派人去漣城探過訊息,知情況屬實。
那時候,她就有了一個想法。沒想到這麼巧,才幾天,三氏的人自己就找上了門。
她回到王宮之時,使者一行人已被送去驛館暫時落腳,慕宣卿正在等著她。
自從自己靠著王妹的“夢證”獲救,又獲汝地鐵礦之後,慕宣卿遇事,即便自己有了決斷,也要先和王妹商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