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麥忙秋收的時候,學校都放假讓學生回家收莊稼,而收麥子規定孕婦孩子老婆子都下地,宋文昌沒理由不來啊。
芫花給周圍楊晴幾個道謝,“多謝你們救我娘。”不像有人有水也不給喝。
張愛英就朝黃月姑道:“嫂子,大小子回來了吧,怎麼不來割麥子?”
黃月姑大喘著氣,“文昌……要讀書,再說大熱天的,他一個讀書的孩子,哪裡……哪裡受得了。”
張愛英:“受不了?那可是你慣的。”滿地五六歲的孩子都在撿麥穗呢,也沒見誰受不了。
芫花不滿張愛英質問她娘,就想扶著黃月姑去路邊的樹蔭裡歇歇。
這時候福爺爺和幾個老頭子趕著牛車過來拉麥子,聽說有人暈倒就過來看看。
黃月姑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福大叔,我暈倒了。”
福爺爺瞅了瞅,“天太熱,這是中暑了。”
另外一個老頭子就道:“快家去歇著吧。”
芫花:“我家負責那塊麥子還沒割完呢。”她看著福爺爺,眼神有點兇。
母女倆動作慢,別人往前割,她倆在後面磨蹭。姜芸等人齊頭並進割麥子,就她們那幾趟麥子還站在後面,非常扎眼。
芫花想讓福爺爺主動拿鐮刀幫忙割麥子,因為以前福爺爺就這麼幫過的。
原本生產隊幹活都是一個人定好幾工分,大家集體上工,幹多少活是多少。
但是麥收太緊迫,各生產隊長就想辦法促進大家的勞動效率,比如在各人工分的基礎上又劃分地盤,規定一人割幾趟,少了的基礎工分拿不全,多了的額外獎勵。
這是宋長順專門用來對付那些磨洋工,拿工分不幹活的社員。
比如黃月姑這種,家裡三個人,卻來倆幹活的。
還有一些懶漢子磨洋工,一個大男人不如小媳婦割麥子快,宋長順最看不起!
賤嗖嗖的,浪費糧食!
而以前福爺爺資助宋文昌的時候,黃月姑家生活輕鬆不少,後來福爺爺不資助,宋文昌要上學,要吃飯,黃月姑只得勒緊褲腰帶,她和閨女省吃儉用地供應兒子。
結果母女倆天天吃不飽,面黃肌瘦的,看著也是可憐,自然也沒力氣幹活。
她們家工分是年年不夠口糧線的,年年拖欠大隊的口糧錢。
一般總工分到了口糧線上才發口糧,不到的就是沒賺夠,就是吃別人的勞動欠大隊的。
有些人家自然不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