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哪個社會好 儒家小康社會 (第2/3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就叫“家天下”。由此產生的,是“家國一體”的制度。至於建城和制禮,不過配套措施。
然而這配套措施,卻揭示了一個秘密——
小康之世是文明時代。
是的,文明的標誌是國家,國家的標誌是城市。小康時代“城郭溝池以為固”,豈非證明公天下變成家天下,其實是由野蠻進入了文明?
這是一種進步。
進步是要付出代價的。正如恩格斯所說,文明的帷幕只能由最卑下的利益和最卑鄙的手段來揭開。因此,為了文明,人類不得不付出道德墮落的代價。[42]
但道家不這麼看。老子說——
<blockquote>
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43]
</blockquote>
意思很清楚:道德一旦滑坡,就剎不住車。事實上儒家也承認,“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下為家,則因為“大道既隱”。所以,前者才叫大同,後者才叫小康。一大一小,豈非高下立現?
更要命的是,歷史完全證明老子所言不虛。
是的,大同就是“道的時代”,小康就是“德的時代”。失道而後德,所以周公講德。失德而後仁,所以孔子講仁。失仁而後義,所以孟子講義。失義而後禮,所以荀子講禮。到荀子的時代,豈非早就一塌糊塗?
以德治國,仁愛救世,都相繼破產,似乎出路只能是退回道的時代。但,大同之世就當真那麼好?堯舜禹不就明爭暗鬥,黃帝、炎帝和蚩尤不就打得你死我活?
沒錯,女媧或伏羲那會兒,確實沒有階級鬥爭,沒有陰謀詭計,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卻也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沒有用的。大同之世為什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因為物質匱乏,根本就沒得偷。
這樣的時代,你還想回去嗎?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21S93.jpg"/>
“天下為公”是孫中山提倡最多的政治理念之一,這裡展示的《禮運大同篇》也是其著名的書法作品。
就算想,又回得去嗎?
法家認為回不去。在他們看來,不要說大同,就連小康也一去不復返。能爭取到治世,就不錯。既然是治世,那就要治。誰來治?君王。怎麼治?依法。反正,大道沒了,就不要談道,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