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少爺,我且先問你,你覺得報紙是什麼東西。”
“報紙……報紙不就是刊載資訊之物麼?”
謝六姐頓時就微笑了起來,她這時候反而顯得很有耐心,以一種循循善誘的語氣說道,“那是誰來決定了報紙刊載了什麼資訊呢?張少爺,你既然想進週報做編輯,就要對於報紙的本質有個認識——《買活週報》,實際上是辦報人,也就是我謝雙瑤,以此來和我的百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上頭刊載的內容,便是我要對百姓們說的話,是我想讓他們瞭解的事情。”
“報紙上說農事,是因為我要百姓們注意種田,產出更多的糧食。報紙上的招聘、銷售廣告,是我想讓百姓們做生意、找工作更加方便。報紙上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明確的主講人,一群明確的聽眾。那麼我且問你,《買活週報》上倘若刊登了反對纏足的文章,聽眾是誰呢?”
買活軍這裡是不存在這樣的聽眾的,因為買活軍不允許給子女纏足——而且他們的統治深入到了每個村子裡,想要瞞著買活軍給女兒纏足是很不容易的。再說,大家也都能明白,這年頭纏足也不便宜,想要讓女人健康地活過纏足這一關,首先要請得起纏足的婆子,其次還要能買得起裹腳布,一般村裡人壓根不會動這個念頭,而城裡也不是人人都能養個裹腳期間做不了什麼活的女兒。
本來會纏足的人就很少,買活軍來了以後,這些人還全部都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必須把女兒送出去做活——既然要做活,那就要長時間的走動,纏足這個習俗在買活軍治下便迅速的消失了。如果《買活週報》的讀者僅限於活死人的話,這篇文章就算寫得再好都沒有意義——這就和發表文章痛斥皇帝煉丹一樣,這事情是有的,但都是以前的事了,現在說來做什麼呢?
別說張少爺、沈曼君,連徐、李二先生都有些被繞進去了,大家陷入了沉默之中,還是徐先生先開口,他道,“這篇文章雖然刊載在買活週報上,但卻是給買活軍以外的百姓看的,其好處也很顯然——買活軍現在很需要一些知書達禮的女眷來做事,而阻礙這些女眷出面做事,最大的障礙便在於纏足,是以現在刊發文章,省下的是日後放足科的工作。”
謝六姐便笑了起來,很欣賞地給徐先生鼓鼓掌,“是了,徐先生說得對,這便是一個很有力的理由,所以刊登這篇文章依舊是存在聽眾的。張少爺,這邊是選題很重要的一步,你要證明這個選題做出來,能有相當的聽眾存在,這篇文章才有刊登的意義,而如果它對買活軍有好處,那麼刊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