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師久無功,調回京師。這一次由趙輔派到南京來參與軍務。他在座中出示一道詔書,認為應可作為進取的方略。
這道詔書是根據翰林院編修丘濬的建議而發,丘濬上書李賢,說兩廣之賊,在廣東者宜驅,在廣西者宜困;困之之道在以重兵扼守大藤峽各出入要道,糟蹋他們的農作物,使其絕糧,不求速效,期以一年或兩年消滅賊匪。李賢很欣賞這個策略,轉奏於朝,奉詔錄示諸將。
「既有詔書,自當奉行。」參將孫震說道,「不妨請和將軍帶領他的番騎,到廣東驅賊;大軍到廣西,分兵撲滅。」
「此議甚是。」都指揮白全進一步建議,「和將軍經大庾嶺入廣東;大軍取道湖廣入廣西。賊在廣東者驅逐;賊在廣西者圍困,不怕不能收功。」
「不然。」韓雍答說,「賊勢蔓延數千里,驅不勝驅。四處逐北,勢必疲於奔命,上駟亦成駑馬。如今只有全師直搗大藤峽,攻其腹心。在外流竄之賊,不能復歸老巢,失去根據,好比釜底遊魂,官軍以逸待勞,等他們來自投羅網,豈不比分兵四出去驅逐來得省事?諸公以為如何?」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老將歐信說道,「不過,既奉有『粵驅桂困』的詔書,似乎不能不顧。」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況只是提示注意。今天我們既然討論過了,亦就是注意到了,朝廷決無責難。我所擔心的是師出無功,徒糜巨餉,倘或能得諸公協力,一舉成功,庶幾無負天子。除此以外,朝廷如有譴責,我一身以當,決不致累及諸公。」
有此擔當,無可多言,即席定議,請韓雍點將發兵,揀選前軍都督府各衛精銳共三萬人,由韓雍親自率領,浩浩蕩蕩,取道湖廣,兼程行軍,自零陵到達廣西全州,其時已是金風送爽的七月中了。
當然,侯大狗已經知道大軍進剿這回事了。韓雍何許人,他不知道,和勇的番騎,他亦沒有看在眼裡;老將歐信曾以都督同知掛徵蠻將軍鎮廣西,以前既奈何他們不得,此番自亦無足為懼。總之,乘勞師遠來,立足未穩之際,給官軍來個下馬威,是個不錯的辦法。
於是侯大狗調集府江──自桂林東南流至梧州的一條大江,名為府江,夾岸嶺高林密,內有大大小小的洞穴,總稱為「陽峝」,向來是傜、僮盤踞隱藏之處。侯大狗即由此處發動攻擊。
官軍先敗後勝,關鍵是韓雍將不戰而潰的四個指揮,立斬軍門,以首級傳示各營,自將官至小兵,無不相顧失色,遇到傜人,不敢再存敗逃僥倖之心,自然就打了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