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的光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興趣,因為養雞的投入太大,風險又高,回報時間太長回報率又低,和他們搞種植那是完全沒法比的。
這可不是王慄瞎說的,這是有事實根據的,像是任經理所說的一年十萬只以上的供應量,合作社如果要想養的話,那這個場地一定要大。
散養土雞一定要給雞足夠的空間活動才行,一年十萬只,就算是分批次交貨,那同一時間養殖的數量肯定是幾萬只才行。
這麼多的土雞,所需要的場地咋說也要一整座山吧,土雞可不是飼料雞,散養土雞的出欄時間一般是在三個月以上到半年以內,這回本時間太長了。
而且如果一旦有疫病的話,那要是防護不好那就是全軍覆沒,雞瘟雖然不常見,但是並不代表它不存在。
所以養殖的風險可比種植的風險大太多了,更別提在成本的投入上了,如果不想在外面購買雞苗的話,那養殖場就需要自己購買孵化裝置,自己孵化。
你問王慄是如何知道這其中彎彎道道的?
那肯定是他有這方面的經驗唄,要知道雖然合作社不做家禽這方面的買賣,但是合作社是有自己的養殖場。
準確的說不應該叫養殖場,而是小雞孵化場,這個孵化場就在狩獵場的山腳下。
之所以要在狩獵場裡搞一個孵化場,那還不是為了給狩獵場提供獵物嘛。
去年狩獵場之所以賺錢的少,就是因為在獵物的成本上投入太高了,要不然的話也不會一年就只賺了幾十個w了。
就這賺的幾十個w,那還是靠著後面孵化場建好了,狩獵場可以自己給自己提供土雞充當獵物了,這才開始賺錢了。
要知道整個狩獵場獵物佔比最高的就是土雞了,每次被遊客打到的獵物最多的也是土雞,合作社要是不能在這方面將成本給降下去,那想要靠著狩獵場賺錢是很難的。
最後的結果就是狩獵場裡面多了一個孵化場,這個孵化場每年都可以給狩獵場提供一兩萬只雞苗,這就大大降低了成本。
也是因為如此,王慄等人也清楚了養殖行業真的不好乾。
幹好了確實能賺錢,但是一旦出點什麼意外的話,那賠的自然也是無法想象的。
對於任經理所說的合作,王慄不能說是一點都沒有興趣,至少那也是興趣不大,不準備往養殖業發展的。
“任經理,雖然咱們沒辦法在土雞方面有什麼合作,但是咱們也可以看看對面別的嘛,比如咱們合作社的特色瓜果蔬菜,你看你們有沒有什麼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