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一個念頭在腦袋升起,這樣向大才女吐露機密,不論如何不著邊際,算否是一時衝動,感情用事?
多多少少有這個味兒。
曾出賣過龍鷹的事實,始終橫梗心頭。天曉得有一天她認為韋后勢大,改投向韋后,對龍鷹的「長遠之計」,有何影響?
旋又想到,上官婉兒並沒真的出賣自己,只是置身事外,沒透露過關鍵性的秘密。她在「王庭經」、「範輕舟」上仍守口如瓶。當然,於龍鷹這兩個化身,她是有難言之隱。
忽然,龍鷹整個人輕鬆起來,皆因明白了自己為何有想向她洩露部分機密,以安她之心的衝動。
首先,這樣對她左瞞右瞞,終非辦法,以大才女的才智,於政治鬥爭的熟悉,會生出懷疑。
事實上,上官司婉兒一直認為龍鷹有事瞞她。
其次,是礙著形勢的變化,相王已被推上前線來,可成李隆基的掩護。
而最重要的,不論韋宗集團勢力如何膨脹壯大,壓根兒沒法和郭元振、龍鷹相比。如龍鷹先前後言,郭元振乃最後一招,當在西京的所有努力均一敗塗地,就索性起兵從北疆反攻,天下誰能與無敵的鷹爺爭鋒?
故而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大才女絕不敢出賣龍鷹,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明悟湧上心頭。
他並非一時衝動,而是被「觸發」。
上官婉兒位處政治鬥爭波浪的峰尖,異常危險。
適才高力士告訴龍鷹,他向韋后「告密」後,韋后立即召上官婉兒去說話,試問大才女在曉得韋后知情的情況下,敢否隱瞞燕欽融上書的事,而她沒即知立報,實犯了韋后的禁忌。
若然,太平一方曉得韋后掌握有關「燕書」一事,太平怎麼想?當然認為是上官婉兒洩露機密,大才女則有苦自己知,啞子吃黃連,她的慘況,龍鷹是明白的。
故此懷裡香噴噴的美人兒,絕不如她表面的風光,而是飽受煎熬。
龍鷹不把九卜女放在心上,是因有對付她的把握,亦因不將李顯的生死擺在首要之位,可是,於上官婉兒卻是另一回事,影響她對韋后的態度,至乎一言一行,威脅無影無形,不知如何拿捏自處。關己事大,不由她不害怕。
太平從李顯手上把「燕書」的事接過去,顯示她對高力士不信任,從這個方向看,太平更不信任上官婉兒。
太平的想法,挖個人家皇族的想法,也是沒主見的相王李旦的看法,不論李顯、李旦,均受太平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