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熟人好多】(為盟主“99玖玖久久”加更) (第1/4頁)
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新章節!
“就這麼走了?”蔡邦俊問。
張應誥嘆息道:“此人怒火中燒,若是不走,怕要真的動手。”
蔡邦俊憤怒道:“我就不怒火中燒?大冷天出來奔襲,就為了什麼圍魏救趙?若是反賊主力不在豐城怎辦?若是反賊主力就在吉水怎辦?如今永豐縣不讓進城,萬一作戰不利,你我連個退守的城池都沒有!”
“真到了那個時候,只要我們撤兵及時,永豐知縣必然開城,”張應誥露出無奈笑容,“其一,他畢竟是朝廷命官,我見他軍容嚴整,實乃幹練之才,這樣的人不可能從賊;其二,我們一路後撤到永豐縣,屆時反賊大軍逼近,永豐知縣不放我們入城,他靠什麼抵禦反賊進攻?畢竟我們有五千大軍。”
張應誥沒有猜錯,劉綿祚這種官員,是不可能投賊的。若此人還活著,也肯定把友軍放進城中。
但劉綿祚死了呢?
當然,劉綿祚死不死,其實無關緊要。因為張應誥出兵的第四天,趙瀚就接到王廷試的密報,知道吉水縣後方有人來偷襲。
吉水縣有五百士卒駐守,主要就是為了防備來自東邊的敵人。
此城離吉安府城非常近,只需堅守半天,總兵府的援軍便能坐船抵達。
不管接沒接到密報,吉水縣都不會有失,但吉水百姓肯定遭殃。
張應誥也知道危險,因此他不會去攻城,甚至都不會靠近吉水縣城。
張應誥親自乘坐小船,帶著一個嚮導,順流而下探查地形,五千餘大軍則在永豐縣境內駐紮。
“官老爺,前面是柏郊鎮(八江鄉),”嚮導詳細說道,“從永豐縣到吉水縣,柏郊鎮最是繁華熱鬧,每天都有很多商船停泊。”
烏江和恩江是同一條河,永豐縣境內叫恩江,吉水縣境內叫烏江。
柏郊鎮位於烏江和八騰河的交匯處,距離吉水縣城有四十里。這只是直線距離,河道七彎八拐的,實際路程有六七十里,而且兩岸多山,必須沿著河谷走。
張應誥仔細觀察地形,發現此處乃絕佳伏兵地點。
由於有一個大急灣,因此江中泥沙淤積,形成大大小小的沙洲。這個地方,200料以上的船隻別想透過,稍不注意就會擱淺,甚至100料以上的船隻都會有擱淺風險。
如此,即便反賊有水師也不怕,大型戰艦根本無法追擊,反賊士兵得下船用腳追。
西岸多山嶺,可設定伏兵,多豎旗幟,定叫反賊草木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