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士紳逃跑】(為盟主“saybyesayhi”加更) (第1/5頁)
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新章節!
吉水,伍嘉塘。
劉家雖已分成兩戶,但只體現在戶口本上,依舊合住在祖傳的大宅裡。
家裡的許多傭工,都在白天打發回家了。
待得三更時分,劉同升摸黑出門,包括小孩在內,他身後跟著二十六人!
不論男女,皆帶著細軟離開。
劉同升已經四十九歲,但身體還比較強壯。
歷史上,他考中狀元,崇禎問其年齡,回答說五十一。崇禎讚歎道:“你長得像個少年人!”
劉同升自己揹著三十多斤銀子,他的兄弟和子侄輩,同樣揹著銀子。
一家二十多口,摸黑來到小河邊,中途劉同升還摔了一跤。
河邊早就備好船隻,由於害怕掉進水裡,登船時只能點亮燈籠。從小河駛入同江,又從同江駛入贛江,天明時分,已經出了吉水縣地界。
分田之後,他們家還剩400多畝地,現在不要了!
他們家還有2000多石糧食,也不要了!
甚至,家裡還有些銀子,實在是拿不動,也都不要了!
放棄一切,舉家逃離吉水,只因他們看不到希望,覺得在趙瀚的地盤過得憋屈。
歷史上的劉同升,滿清剛攻入江西,離吉水縣還遠著呢。他就拋下土地,舉家搬去福建,然後捐出財產募兵抗清。
也算是抗清志士。
趙瀚強行分田,劉同升為保家族,暫時可以選擇忍耐,但有些事情他不能忍。
其一,不準蓄奴。即便可以有傭人,但哪像以前方便使喚?而且不準僱童工,十二歲以下的僕僮也沒了。
其二,不準納妾。這個法令沒有強制執行,只在小妾報官的時候,官府才會出面制止。
雖然嚴格遵照了《大明律》,但劉同升心裡很不爽。要是啥都按《大明律》來搞,那士紳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大明律》非但禁止平民蓄奴,還不準地主役使佃戶抬轎呢。
如果說,前面兩項都能容忍,那劉同升最不能容忍的,便是趙瀚極其不尊重人才!
劉同升不但八股做得好,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甚至研究過兵書和術數。
可投奔趙瀚之後,只給劉同升兩個選擇。
一是在總兵府做普通文職,二是下鄉去協助農會分田。
劉同升先是選擇做文職,幹了幾天就不耐煩,因為那是文吏的工作。他堂堂舉人,居然被扔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