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8/11頁)
言朝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設計師都要英年早衰,提前退休了。
吳贏啟看著律風,語重心長的說道:“律風,你先好好休息,等休假結束,我們再說這個問題。”
“可我休假結束,一定還是想去南海隧道。”律風眨眨眼,並不打算接受吳贏啟的勸說,“您知道的,全世界只有這麼一條隧道。”
南海之上,唯一超過日本青函隧道的超級規劃。
建成它、完成它,就是全世界只此一條。
律風對橋樑的熱愛,從曲水灣大橋開始,而翁承先作為曲水灣大橋的總工程師,親自向他發出邀請。
他怎麼可能不心動。
律風清楚想起翁承先的感慨。
——這可能是我負責的最後一個專案。
——幸好,我還能負責它。
歲月在這位老人臉上刻下痕跡,依然沒有斂去他的笑意。
當南海隧道開始提議建設的時候,翁總工也不過三四十歲,意氣風發,正值壯年。
等他真正有機會見到它擁有開建可能性的時候,已經功成名就,足夠退休。
然而他卻說:“我還是想再拼一把。畢竟,咱們建橋的,誰不建好這座橫跨海峽兩岸的隧道橋?”
翁承先說得輕鬆驕傲,好像自己能夠擔任總工程師是莫大的榮譽,別人羨慕不來。
律風卻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傷感。
無數橋樑,車輛透過只需要幾分鐘、十幾分鍾。
但是對於橋樑建設者來說,可能要花上大半輩子的時間,去琢磨它的每一個細節。
等到橋樑建成的時候,他們的青春和熱血都奉獻了出去,只剩下一腔驕傲和回憶。
中國大地上一座座這樣的橋樑,凝聚了一輩又一輩的心血。
他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獲得了眺望更遠未來的權利。
“吳院,我理解你對我的照顧,但是我不需要特殊照顧。”
律風不是溫室的花朵,他明白吳贏啟的全部擔憂,“既然翁總工在,他就更需要幫手。這是我們中國應該建成的隧道,更是我們能夠建成的隧道,我想親自見到它的竣工。”
吳贏啟永遠戰勝不了固執的律風。
因為他本來就欣賞律風的固執。
於是,假批了,專案也幫他走流程。
律風成為了全院唯一贏家,在工作群99+的歡呼慶祝之中,開始了他短暫的休假。
不過,休假可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