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其實名器的誕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很難強求。
這次長相思的鑄造,廉雀為了還人情,幾乎傾盡所有,拿出來最珍貴的材料。
他是廉家這一代唯十能夠掌控自己命牌的精英子弟,多年積累,融於一爐。
鑄造時又動用了廉氏族人一生只能用三次的古爐,那歷經歲月而不熄的劍爐,本就是品質的保證。
而在鑄造過程中。劍主和鑄兵師的精神意志都始終如一,貫徹到劍器之中。
凡此種種,才最終成就了長相思。
幾乎不可複製。
廉氏這次召開祭祖大典,聲勢造得極大,齊境各地都有人趕來參加。
就連重玄勝都屁顛屁顛的派人來送了賀禮。
長相思是姜望的配兵。
姜望現在是他這邊的人。
長相思聲勢愈大,姜望名聲就越大,而他重玄勝就越威風。
很多時候,名與利,捆綁在一起。
在他與重玄遵註定艱難的競爭中,說不定就有本來想要倒向重玄遵的人,因為這種威風,而倒向重玄勝。
兩顆大樹競爭生存空間,人們往往看不到地底的盤根錯節,而只能看到外表的枝繁葉茂。
姜望試著理解這些事情。紅塵煉心,這也是一種修行。
……
……
鳳仙郡在齊境西北方。
張家鎮是鳳仙郡裡的一座小鎮。
鎮上有一戶張姓的老爺,日子倒算體面,但也只是在這小鎮上體面罷了。
往前看數百年,張家自然是高門大戶。
別說一個小小的張家鎮了,便是鳳仙郡,也都是張家人說了算。甚至在整個齊國,也算擲地有聲。
但時移勢遷。張家後輩,人才凋零,也就慢慢衰落了下來。
產業一散再散,權勢一割再割。到了最後,只能回到祖地,回到這個張姓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小鎮上。
當年的齊國豪門鳳仙張氏,也只剩下這人丁單薄的嫡脈一支。
至於那些鄰里左右,鎮上街坊,血緣早就不知要追溯祖上多少代了,幾等於無。
鳳仙張氏這一代,出了個張詠。
這孩子本是三代單傳,家裡雖然光景不好了,但對他還是寵溺非常,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
不過這孩子並沒有被寵壞,反而知道憐憫,懂得感恩,就是長輩保護太過,性格內向靦腆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