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花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墨色,那說明這幅畫的墨水固色效果很差,需要提前用膠礬水在墨色處過一遍,使其固色後再灑水。
古代所使用的墨水大都會加入膠水,這些膠水本身便會起到固色的作用,使得古畫在過水清洗的時候不至於跑墨。
但並不是說只要是用古代墨水繪製的畫作就不會跑墨,因為紙張儲存狀況的不同,以及繪製時所使用的墨水質量不同,都會對固色產生影響。因此,在用水清洗之前,檢查是否跑墨是極為必要的一步。
確認不會跑墨後,程安茉又取出一張細絹,將其鋪在洗畫池底部,這才將畫心覆蓋其上,將溫水輕輕灑在紙面上,直到紙張被全部浸透,用細軟的毛巾滾過,將畫心上的汙漬帶走。
洗這一步完成之後,程安茉站起身,伸了個懶腰。
見她開始休息,玄鳳鸚鵡從房樑上飛下,落在程安茉的肩膀上,“修好了?”
“哪有那麼快?”程安茉休息了一會兒,“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呢。”
洗的下一步就是揭,揭的是什麼?揭的是畫心的命紙。
那麼,畫心又是什麼呢?
簡單點兒來講,畫心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繪有畫作的部分,畫心的材質大多為絹或者紙。
在畫作完成之後,為了延長畫作的儲存壽命,便會在畫作的底部用漿糊覆蓋一層託紙,從而加強畫作的韌性,避免破損,那一層託紙便被稱為命紙,因為其承託的是整幅畫作的“性命”。
因為命紙和畫心只以一層漿糊黏連,關係極為緊密,這層命紙如果揭得不好,將會對畫心造成直接損壞,那就完全背離修復的初衷了。
程安茉低頭,指腹輕輕揉搓著畫心背面的命紙,片刻後,她皺起眉來,“不太妙。”
一般而言,越新的畫作,命紙越容易揭下,如果手藝好的話,甚至可以整片完整地揭下。但那些傳承久遠的畫作,畫心和命紙牢牢粘合在一起,甚至已經達到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再想揭下命紙,就會十分麻煩。需要用指腹一點點地搓,用鑷子一點點地起。
而程安茉面前的這副古畫,是一副明朝人偽作的《竹石圖》,距今少說也有四五百年了。
雖是偽作,但偽作之人技藝嫻熟,流傳至今,也頗有收藏價值,甚至一開始也讓程安茉看走了眼,誤以為是蘇軾真跡。
也因為誤認為是蘇軾真跡,程安茉才選了這幅畫來修復,她想著說不定修復完之後,能夠以此作為錨點召喚蘇軾呢?
認出這是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