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態,水要去外面井裡打,柴火要自己收集,最最痛苦的是生火,沒有打火機和火柴,甚至連火鐮都沒有,得靠燧石取火,也就是鐵片和石頭敲擊出火星,靠這點火星子將柴點起來。
蕭彧頭一次生火,差點磨光他所有的耐心,最後愣是憑著他做實驗的精神,咬著牙終於將火生了起來,他一高興,又差點就將火苗子給吹滅了。
此刻他明白了為什麼某些少數民族家中有著傳了數代的永不熄滅的火塘,純粹是因為早期人們生火太難了,他現在也儘量讓火不滅。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崖州府就在海邊,海鮮便宜得不要錢似的。但裴凜之是個病人,還是受了外傷的病人,海鮮這類發物是不能吃的,蕭彧便從鄰居孟家買了只雞回來,還託孟家娘子殺了處理了。
雞比海鮮價格貴了許多倍,蕭彧不捨得吃,專門燉給裴凜之的,自己只吃海鮮,好在他也愛吃海鮮。
雞在陶罐裡燉著,蕭彧在鍋裡放上糙米和水,再在上面弄一個竹製的簡易蒸架,放上醃好的魚。缺油,他現在只能吃蒸菜和燉菜,沒法炒。
市集上能買到的油只有豬油、魚油和胡麻油。豬油蕭彧不敢吃,因為這個時代的豬圈是修在廁所下邊的,吃人的排洩物長大;魚油是因為靠海吃海,是本地居民主要的食用油類,但蕭彧忍受不了魚油的腥味,情願不吃;胡麻便是芝麻,油香且健康,缺點就是產量低價格高,是豬油和魚油的幾倍。
蕭彧醒來時身無分無,只能將脖子上僅剩的長命金鎖當了,給裴凜之付了醫藥費,又添置了些家當,已經所剩無幾,自然是買不起胡麻油的,他需要儘快找到食用油的替代品。
這不,他就看上了院子裡碩果累累的椰子,椰子油是多好的食用油啊,只是那高達數丈的椰子樹是他無能為力的,只能請人來幫忙了。
正望著灶膛裡的火出神,外面傳來了孩子的聲音:“好香,郎君在做什麼?是不是燉雞?我娘說你把我家生蛋的母雞買走了。”話音落的時候,人已經到了門口。
蕭彧聽出是鄰居孟家的兒子孟思歸,回頭一看:“思歸來了。”
孟思歸十來歲,長得很是機靈,被海島的太陽曬得黑不溜秋。他是流放的第二代,其父孟洪流放至此後,娶了土著女子,便在此紮下根來。孟洪來自江陵,通官話,孟思歸跟父親學了官話,能跟蕭彧交流。本地土著的語言蕭彧就完全當外語聽了。
“郎君讓我幫忙尋一個採椰子的人,我給你尋來了。他叫吉海,最擅長爬樹,比猴子還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