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長這麼大都沒穿過這麼柔軟的衣裳。
如果安國比同於南北朝時期,棉花才剛剛傳入中國,還在邊疆地區,中原地區都尚未種植,就更別提這邊遠的崖州了。
蕭彧這樣的皇族,衣服面料以絲織品為主,百姓則以麻葛為主,面料粗糙也不耐磨,所以每個家庭需要一個主婦日夜績麻來供一家人的衣著。
蕭彧顧不上吉海的羞澀,幫他理好寬大的衣服,兩人各背上一個揹簍出發。兩罐油雖然不算重,蕭彧可不敢挑,萬一摔破了那就全浪費了,背在背上最穩妥。瓦罐口用芭蕉葉密封,可能會灑一點,但問題不大。
出發的時候天色非常暗,連路都看不清,蕭彧還打上了火把,以免磕碰摔跤,畢竟背的是油罐。
晨露溼重,打溼了兩人的下襬。蕭彧邊走邊同吉海說話,吉海不會說官話,但能聽懂,跟蕭彧待了兩天,只偶爾願意蹦出來一兩個字的官話。魚兒的官話就說得比哥哥好,可見這孩子不是沒機會學,而是不願意學,大抵潛意識裡還是比較抗拒跟官方有關的一切。
“日後你得學點官話了,我有許多事要找你幫忙,咱們語言不通,不方便交流。”蕭彧既然要在這裡住下,日後要做的事必定不少,自己肯定做不來,得請人,吉海兄妹正巧沒人照顧,生活也艱辛,他可以找了來當幫手,順便照拂一下。當然,他也打算學一學土話,入鄉隨俗,方便融入當地社會。
“好。”吉海只答了簡短的一個字。
卯時初刻,他們終於抵達崖州府城,天色微明,不少進城做買賣的百姓都在城門外等待守衛開門。
有推車的、挑擔的、揹筐的、提籃的,賣柴米蔬果、雞鴨魚肉,還有賣笤帚笸籮、針頭線腦的……煞是熱鬧,如若不去看他們襤褸的衣衫,倒有幾分市井繁華之象。
蕭彧和吉海站在人群之外,靜靜地仰頭看著高大的城門和城牆。這城牆又高又結實,用黏土與貝類夯築,不知費了多少人力物力。
跟結實的城牆相反,城內顯得太不像個州城了,只有近萬居民,磚瓦結構的建築還不到一半,餘下的都是跟蕭彧家一樣的土坯房茅草頂,作為州城來說既小又窮。
崖州島與大陸之間隔著海峽,朝廷從前都是在海峽對面的陸地遙領崖州島,本朝始在島內設州府,州府便設在原來的珠官縣城內。不過就算是縣城,也是夠窮的。
卯時初刻,城門終於開了,人們魚貫而入,城門守衛還會翻檢一下百姓的行囊,以免可疑人士混入。
蕭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