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承平三年的春天,朝堂上大事頻仍,焦閣老和楊閣老斗得方興未艾,地方上卻也不稍停,各地海船均已大致造好,已經到了下水試航的最後階段。就是雲南一帶的苗裔,西北一帶的北戎,都不斷在邊疆挑起小小的衝突。但今年入春以來,還算得上是風調雨順,老百姓們也就心滿意足了。朝廷裡的事,畢竟有朝廷裡的大人物們做主。
京城平國公府自從進了三月,也要比往常更熱鬧幾分。大門大戶,沒有大事決不招搖,平時度日講求的就是一個低調。可今年卻不一樣:今年四月,太夫人的七十生日要到了,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大壽,歷來是要大操大辦的。因此才進三月,許家眾故人、部將等等,自全國各地送來的壽禮,就已經陸陸續續地到了京城。更有些親戚從揚州上京,專程就為了給太夫人祝壽。
許家發達多年,這些老族人有些生意做得好,日子過得就殷實,有些卻難免帶了窮氣,所謂壽禮,也不過是幾副尺頭罷了。不要說是太夫人,就是五少夫人和七娘子,都有些看不上這樣的禮物。但人家肯親自登門,總是好意,五少夫人連日裡忙著安頓客人們,又安排幾個沒有入仕的少爺們陪著客人在京城內外遊覽,忙得可以說是不可開交。
“我們雖然發達了。”在這件事上,太夫人和許夫人的口徑倒都很一致,“但也絕不能忘記,一筆寫不出兩個許字,窮親戚肯上門祝壽,是他們的心意,一定要照顧好起居飲食。你們談吐間也要留心,千萬不要隨意炫耀富貴,反倒失去了大家公子的氣度。”
這對外交際上的新工作,甚至還只是五少夫人新增諸事的一部分,親戚們上京要招待,還有大壽當天的酒席要安排,下人們要分派,戲班子們也要往外延請,更有不少親戚故舊要度量關係,免得讓不合者同席,難免鬧出不快。
京城辦喜事,還要選個德高望重的同族老人出任知客,還有全家人上下沾太夫人的喜氣,做新衣裳得賞錢。主子們更是要添新首飾,為太夫人張羅出壽字當頭的各種吉祥物事……七娘子雖然只是冷眼旁觀,但平時私底下算算,只是太夫人這一個大壽,許家的花費當在兩三萬兩白銀上下。按照當時的物價,京城附近一畝上好的田地,也就是白銀四五兩之數,許家的豪富與奢侈,可見一斑。
等到進了三月下旬,皇上忽然間任命定國侯孫立泉為廣州將軍,命其掌管廣州軍事,並協張太監主辦南洋巡航一事。朝野之間頓時大譁:不少人以為下南洋的差事,順理成章也就會落到了許家人頭上,卻沒有想到最後皇上還是選擇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