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出吳莊( 前言) (第1/2頁)
匿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style type="text/css">p { margin-bottom: .25cm; dire: ltr; cb, , ; li: 2%; text-align: justify; }p.western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erif; font-sie: pt; }p.cjk { font-family: "宋體"; font-sie: pt; }p.ctl {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erif; font-sie: pt; }</style>
<b>前言</b>
我的爺爺奶奶曾對我的父輩們說:你們趕上了好時代。我的父輩們對我的同齡人亦如是說:你們趕上了好時代。我現在也由衷地對子女們說:你們趕上了好時代。芝麻開花節節高。我們的生活比蜜甜。時代似乎沒有不好過。
於是,謙虛的有信仰的年輕人總是懷著愧疚的心理,覺得自己愧對時代。長輩人亦把有愧疚心的青年稱之為好青年。
然而,我常常發現當年輕人不再年輕時,當他(她)們翻曬昔日的記憶,重新審視那段好光景時,情不自禁就帶上了憶苦的性質。信仰的花飾在撲簌簌墜落,現出了赤裸裸的困惑和真實。對人生不稱意的年過半者比比皆是。
這種矛盾狀況弄得我十分迷惘。
在美國生活過二年,漸漸發現這稱霸全球的頭號強國的國民,很少稱讚他們的時代,似乎缺乏我們的優越感。抱怨總統、指斥國會、抗議立法、遊行示威的情形時有發生。讀學位的擔心拿不到學位,畢了業的擔心找不到就業機會,工作了的擔心失業,老年人擔心退休後的日子。他們所關注的是未來的動向,時局的變數。
哦,我突然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時代的全景需要站遠了看(亦如看廬山)。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只有後輩的後輩以全球的視野、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前瞻未來,望古人,把它放在整個人類歷史長河中,方可作出客觀的評價。
有了這樣的思考,胸中更不能平靜。曾被我的父輩們公認的吳莊村的好青年吳長紅、陸文景、陸慧慧們紛至沓來。望當年,我的同齡人們是抱著怎樣的負疚、負罪的心情,去擁抱現實、擁抱苦難!把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死死地吊在了一棵樹上!但是,我一直不曾動筆。因為我親眼目睹了他(她)們的傷亡和不幸,火山似的灼熱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