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問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荔月做了一個下面帶輪子的學步車,累了還可以直接坐上去,然後就能被大人推著走,做這個的時候,黃老爺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呢。
而有了這個學步車後,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出去的時候就喜歡用這個小車推著閨女了。
當然這最主要的也是因為閨女喜歡,每次被抱到這個車上都會咯咯地笑,不然他們當然是更願意抱著閨女了,抱著多舒服啊!
而程荔月那麼喜歡這個學步車,一來是因為坐在上面被推著,的確很舒服,二來是因為這會快要到了夏天,天氣越來越熱了,坐在上面在下午快沒有太陽的時候被推出去玩,細細涼涼的風吹著,真的很愜意了。
只不過一家歡喜一家憂,程家夫妻倆自從閨女會說話後,每天都是帶著笑的。
但是筒子樓裡的不少人家卻是天天憂思重重。
這個筒子樓是職工宿舍,住的都是沒有房子的職工,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外地的,當初服從組織安排,從外地的老家那兒到了省城這邊的大廠,其中老家是鄉下的實在不少。
對於這些人來說,好不容易從鄉下進了城,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甚至引以為豪,可是沒想到現在卻要回去。
在國營大廠當職工與在老家種地實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境遇,而且鄉下住的哪有城裡好?
只是沒辦法,返鄉支援農業可是組織的安排,他們就算是不願意也沒有辦法。
不過往好處想一想,回老家也不全是壞處。鄉下的糧食,副食品供應總歸是要比城裡寬鬆一些,畢竟鄉下都守著地呢。
城裡這邊現在糧食的供應越來越少,一個月是三十天,有二十九天都在餓肚子,走在路上,一半的人身上都餓得有浮腫,筒子樓裡不少的人還是靠著老家那邊寄來的糧食,才勉強把日子過下去。
而回到鄉下那邊的老家,好歹能吃飽,因為這個有不少職工對於返鄉其實也不是那麼牴觸的。
經過各個廠裡領導的幾番動員,第一批返鄉職工的名單也終於出來了。
黃從雲和程金華都又開始忙了起來。
黃從雲作為人事科幹事,還要統計那些返鄉職工的情況,後面還有一些關於補助的事情要解決,這也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而程金華作為廠裡的主任之一,肯定要在那些返鄉職工走了之後重新調整車間裡的人員安排。
返鄉的這一批職工中,不少的人都是好不容易培訓好的技術工人,操作很是熟練了,他們走了之後,車間裡的生產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