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七非宮裡的陰司架構,也是學的糾倫宮。
當然,糾倫宮已經滅了。正熄滅在此時。
鬼吏們自是議得戰戰兢兢,他卻很平靜。
他已經親眼看過自己的國家覆滅,無數次行走在生死的邊緣。
若是一切要結束於今日,那便在今日結束吧。
說起來,當初在倉豐城的時候,他也不是沒有幻想過,自己有朝一日展現了驚豔世間的政治才能,父皇回心轉意,將他接回宮中,還叫他繼承大統。他若當了陽國國君,肯定比那位太子兄長做得好,必然勵精圖治,勤政愛民,也不會欺壓其他兄弟……
這當然是和“東域第一殺手”一般的幻想。
是聊以自娛的一種精神安慰。
他的政治才能很是一般。曾經一時興起組建天下樓,又賭氣經營下去,發展了很久也沒什麼發展。後來加入地獄無門,看到楚江王的手段,才知什麼叫“組織”。
當初在倉豐城做得還不錯,只是懂得放權,加上行事寬仁。一點皇族的用度,全貼補給民生了。
受敕冥府神職之後,他倒是找回了幾分曾經的感受。一朝為閻羅大君,雖未能治土萬里,也要做些實在的事情。
【執地藏】死後,他們這五個受敕的閻羅大君,對於未來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仵官王和都市王是不覺得這裡還有未來,一個比一個跑得快。前一天晚上還在大談發展,揮斥方遒,言說怎樣建設冥府……第二天就不見了。
轉輪王是心懷宏大的理想,需要極其強大的力量去實現。故而勾連諸方,交營外勢。墨家、齊國、楚國,多方聯絡,頻求押注。想要借閻君第一的陽神修為,背靠【真地藏】,以閻羅寶殿為核心,成就一番強大勢力。最後他交營的外勢沒有一個能幫到他,咒祖殺來,全都沉默。
閻羅王則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貪婪,總要索求更多。此君吸取了轉輪王的教訓,不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而是廣納兵將,勤訓鬼卒,修築工事,排布大陣……最後也是被秦至臻摧枯拉朽。
陽玄策和他們都不一樣。
他沒有太大的野心,也沒有想得很遠。他只是覺得,既然受敕於此職,就做好這份職司分內的事情。
他從來不覺得自己能夠把齊國怎麼樣。他沒有想過復國,也不覺得那樣的陽國還應該繼續存在——陽國故地百姓,現在都以齊人身份自豪,沒有人懷念他們陽家。
他只是想活著,作為陽國皇室後裔,作為陽建德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