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1/8頁)
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從前線“捷報”傳來,康熙的心情明顯大不一樣,連續多日的陰轉大晴,看得出來前頭幾個月是憋得夠嗆,這段日子在他身邊待著都感覺處處是和風細雨了,宮人出什麼小錯疏也都一笑而過,可見心情之美。
他這天一晴,後宮裡就熱鬧了。也是年根底下了,各宮都準備裁製打造過年的衣裳首飾,爭取豔冠群芳大出風頭。
這種情況前提下,後宮第一土財主康熙就顯得格外搶手,正值地方將要進貢雲錦織錦,更是一年裡頭最後一茬搶手貨。於是康熙這段日子補品燉品喝得肚子溜圓,敏若心裡暗搓搓覺得他可能不到三十就要中年發福了。
當然這其中不免有敏若對皇帝這個職業的固有偏見的影響。其實在原身前世的記憶裡,康熙的身材三四十之前都保持得還算不錯,畢竟精於騎射布庫,不是隻能提筆的弱質文人,有運動量跟著,發福也發不到哪去。
至於後面嘛……原身那時候也不在了,自然也就不好說了。
不過按照康熙“多動症”一樣的每年活動頻率推算,五六十之前應該也胖不到哪去。
敏若沒事在心裡瞎叭叭又沒必要隱引用例項仔細推算,這段日子法喀大出風頭,她在宮裡行事愈發低調,採取非必要不出門政策——主要她平時也沒怎麼出門,頂多偶爾御花園或者鹹福宮、慈寧宮,這段日子太皇太后精神不濟,慈寧宮也有日子沒去了,出門的次數就更少了,如今又天寒地凍的,她恨不得乾脆就長在火炕上,出不出門也沒什麼必要的。
由於認識到自己心理問題已經略微有些嚴重了,敏若最近試圖尋找一些當下關於心理學方便的叢書——找不到大夫也不能找大夫,那總得試試自救吧?
可惜時下好像並沒有專業研究這方面的書籍,至少敏若是沒有找到,講究心境的多是佛道兩教的經文典籍,敏若沒有改投唯心主義的意思,隨意翻了兩本,真理沒悟到多少,心態也沒有多少改變。
主要這種經文多半是講心境的,要心懷大善念、要心平如止水,她心有大善念不見得,但心靜卻是從前用了十幾年逼著自己練出來的本事。
在清朝活了四年多,除了上回法喀的事,再就是先後大行時,除了這兩回,她自認心境從未有過大波動。
因為心亂了就難免帶到臉上,哪怕再擅長控制表情,也只是或多或少而已。在專於攻心擅於攻心的人面前,哪怕露出些微一點都是致命的。
敏若在這上頭吃過虧,所以咬著牙逼自己把所有的情緒都壓住了,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