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是出來打醬油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塘五條水系的南北交通動脈,前後歷時千年,到了現在,更是行在臨安府通往江淮前線的水上要道。
城內的運河碼頭上,一艘官船正準備離岸,這船不大,也並未像尋常的官船遍插旗幟,只在桅杆上掛了一串燈籠,從上到下寫著簡單的五個字“提舉皇城司”。
“廖先生,就此別過吧,多年來有賴先生,不敢言謝,他日有緣,賈某再與先生把盞。”船頭之人拱手施了一禮,然後頭也不回地返身走入艙內。
岸上的廖先生看著繩斷帆起,船身慢慢離去,一句“恩相”到了嘴邊卻再難說出口。只得深深一揖,待起身時,已經淚溼青衫。
揚州城內的兩淮制置司府衙內,制置大使李庭芝立於大堂之上,他是昨日才從真州趕過來的,接到詔書時,怎麼也不敢相信,權傾朝野十餘年的權相就這麼倒了。
“賈相團練之事,爾等已經聽過旨了,本官奉詔,即日起接掌大營。韃子大軍已臨建康,諸軍須立時準備,明日起次第開拔,水陸並進,直趨瓜步。”
隨著李庭芝的手有力地揮下,堂下各軍指揮使都統制等軍官俱抱拳應聲。節堂之外,“平章軍國重事,大都督”的帥旗已經換成了“同知樞密院,兩淮制置大使”,巨大的尾貉被烈風吹起,如銀蛇一般在空中舞動。
臨安府內的皇宮是在紹興二年決定以杭州為“行在”以後,就原有杭州州治基礎擴建而成的,稱為大內。其位置在臨安城南端,範圍從吳山東麓至萬松嶺以南,東至中河南段,南至五代梵天寺以北的地段。
整個大內分為外朝、內廷、東宮、學士院、宮後苑五個部分。外朝居於南部和西部,內廷偏東北,東宮居東南,學士院靠北門,宮後苑在北部,大體成前朝後寢格局。
慈元殿位於大內後苑居中的位置,自寶慶三年始,便成為謝道清的寢宮。從郡夫人到貴妃,再到皇后,太后,以至如今的太皇太后,一介花齡少女早已變成耆耋老婦。
戌時三刻,已經六十五歲的謝太后精神便有些不濟,在貼身宮女的服侍下,正準備就寢。這時宮門外卻傳來匆匆的腳步聲,謝後一向治宮甚嚴,內侍一般情況不會這麼失禮,如今這般只能說明有大事發生了。
“你說什麼?”聽到內侍的奏報,素來沉穩的謝太后面色一瞬間就白了,殿前司禁軍造反逼宮,這是自建炎三年的“苗劉之變”後再沒發生過的。想想那一次高宗皇帝的狼狽,如今官家年幼,朝無長君,她不禁有些心慌
“啟稟太皇太后,殿前司副都指揮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