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是出來打醬油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混在1275 !
採石鎮位於當塗的上游約二十里,再往前行則進入建康府境內,因地處要道,故在鎮中設有采石驛,供官員住宿的驛站就建在鎮中,而用於信件傳遞,文書往來的稱為“遞鋪”,官道之上每二十里便設有一鋪,採石是大驛,更設有專用於急遞的“馬遞鋪”。
“號頭,咱的草料又快用光了啊,驛長倒底怎麼說,咱這可有八匹馬,一天嚼用不少。”一個兵卒提著一個很大的木製料桶走出來,對著蹲在鋪邊道旁思考人生的頭兒嚷嚷。宋制,鋪頭稱為“鋪號”,因此這個鋪兵稱他為號頭。
“那醃貨,俺去找他幾次,只是推說草料都供應大軍所需了,叫俺們省省。”輔號頭也不回地說道。自從大軍屯駐,州內的各項開支就不停地在壓縮,上頭也是無可奈何。
鋪兵嘀嘀咕咕地走開,自去餵馬。鋪號無聊地盯著過路的各色行人,開戰以來,入住驛站的官員少了許多,前來他這裡借乘馬的也幾乎沒有了。這隻能說明,戰事吃緊,情況不妙啊。
“得得得。”一陣馬蹄聲從上游處的官道上傳來,鋪號轉頭看過去,只見一匹矮小的廣馬馱著一個禁軍服色的騎兵正急馳而來,背後的靠旗烈烈飛舞,上書幾個大字“沿江制置司”。
鋪號忙站起身,等那馬來到身前,伸手抓住籠頭,馬上騎兵一躍而下,大汗淋淋,面有急色,看服色是個“夥長”。
“制司信牌在此,速與某換馬。”騎兵也不廢話,遞過一塊木契,鋪號接過一看,正是制司所發,不敢怠慢。一面呼喊後面的鋪兵牽馬出來,一面招呼騎兵歇歇腳。
那騎兵只是擺手,忙不迭地催促快些換馬,對鋪號的客氣看也不看。鋪號當下就有些不悅,就是六百里急遞,也不似這等自恃。遂不再理他,自顧自走進鋪子裡。
與此同時,下游當塗方向相反的官道上,一群約有五十人的騎兵正在快速接近,當頭一人卻是那個善於攀爬的禁軍老卒李十一。
“李都頭,還是韃子這馬騎得來爽快,跑了快三十里了吧,氣息還是這般勻稱。”說話之人身著輕皮甲,腰跨直刀,頭上只紮了個髻子,馬後還用皮帶拖著一匹廣馬。
“那是自然,韃子豈只馬好,騎術更佳,那日大戰,不過千餘人,硬是都說了,某不過一個隊正,稱不得都頭,十軍棍沒打夠麼?”李十一口氣似乎在生氣,其實心情不錯。
魯港一戰,劉禹以他不顧危險及時傳遞資訊,為他策勳一轉並轉官一級,現在的他,已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