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們倆 (第5/11頁)
柏林石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個宿舍四個人,A出國後斷了聯絡;B一直懷疑我和她男友有不正常的關係;C認為我個性冷漠,直到現在聯絡的頻率仍舊停留在半年一次“最近怎麼樣?”“還行”,“我也是”的程度上。
四年裡似乎沒有多少開心大笑的時候,一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
那時候三三第一次來看我,站在宿舍樓下等,聽到兩個拎著開水瓶的姑娘聊天。
“我男朋友輪得到她打電話嗎?”
“勾搭成習慣了吧。”
所以一進宿舍發現兩個姑娘是我室友時,三三當場就笑了,朝B抬抬下巴:“林之校,你勾搭人男朋友幹嗎?”
我皺眉:“都在樂團,公事聯絡。”
三三撇嘴:“就是嘛,我還奇怪你什麼時候口味變了。”
三三第二次來看我,被室友擺了臉色,當場就飈了:“姑娘,你被迫害妄想症吧?你物件那型的,我們還真心看不上。”
我得承認,三三幫我出氣那瞬間,很爽。爽完之後,宿舍氣氛就冰得不能再冰了。
後來,修第二學位,課一滿,回宿舍的時間也少了。
後來,認識了圓墩墩的資深吃貨——圖書管理員Q伯,他能把豆汁喝出鮑汁的感覺。
後來,認識了L,熱愛甜點和手工的南國姑娘,立志做一個SOHO筆譯。
後來,認識了許多師兄師姐,其中,對邵江頗為欣賞。
後來,認識了思瀾,一個天生具有流浪氣息的藝術家。
再後來,Q伯中風離職。
再後來,L得了血液病,我帶著生平第一盒手工巧克力參加了她的葬禮。
再後來,師兄師姐們深造的深造,工作的工作,和邵江再無交集。
再後來,思瀾遠走他鄉,我只能收到千里之外的明信片。
我的大學,似乎是一場接著一場的離別。那些給我留下美好回憶的人,最終一個一個離場。
“我畢業之後再沒回來過,不知道回來幹嗎。我現在記得最清楚的,反倒是有一個下雨天,在考研教室裡一直做題做到凌晨一點多。是不是很糟糕?”
顧魏笑了笑,握住我的手開始逛校園。
去了圖書館,查了課表,旁聽了一節專業課。聽完,顧魏聳肩:“比我想象得要枯燥。”
去了食品店,買了我曾經很喜歡的特大號泡芙。顧魏吃完一個:“這麼高熱、高甜的東西,你一次能吃三個?”
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