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忽裡勒臺!大蒙古帝國榮光! (第2/3頁)
荒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議事會,用於推舉首領,決定征戰等大事。
後成吉思汗鐵木真建大蒙古國,召開忽裡臺,即大汗位。
此後,歷朝大汗即位,都由忽裡臺推戴。
與中原王朝不同,蒙古沒有固定的嫡長繼承製,汗位繼承權或由先朝大汗生前指定,或透過明爭暗鬥強取,但形式上總要召開忽裡臺,由諸王、貴戚推舉,才能即汗位。
新大汗在忽裡臺召開期間,照例向諸王大臣頒發大量賞賜,籠絡人心,因而忽裡臺也成了蒙古顯貴瓜分帑藏的一種形式。
換句話說,這是一場神聖的會議,但凡成吉思汗的子民受召,都絕對會不惜代價地前來參會。
昔日的大蒙古帝國,分中央元朝與四大汗國。
現如今窩闊臺汗國滅亡,領地被元朝和察合臺汗國瓜分,許多窩闊臺系宗王留在察合臺汗國內,雙方上演了激烈的內部爭鬥,後察合臺汗國一分為二,西察合臺汗國被帖木兒竊取成帖木兒帝國,東察合臺汗國此刻正如日中天。
伊利汗國也被金帳汗國所攻破徹底滅亡,而金帳汗國此刻內部也出現了分裂,從建立之初就分裂成斡兒答家族、拔都家族、昔班家族、莫斡勒家族、脫花帖木兒家族,只是拔都家族實力最大,一般提到金帳汗國,都是拿拔都家族來代表。
大明推翻元朝的同時,金帳汗國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興起的白帳汗國所取代,這是拔都兄弟斡兒答創立,雙方也爆發了爭鬥至今。
這場忽裡勒臺大會,所有黃金家族成員齊聚於此,包括窩闊臺系宗王、察合臺系宗王以及金帳汗國的朮赤系宗王,盡起大軍而來,放眼望去便有十數萬之眾。
此外還有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兒率領的瓦剌精騎,同樣參與了這場盛會。
阿里不哥在與忽必烈爭奪汗位失敗後,其後裔一直活動於西蒙古瓦剌地區,成為此地的統治者。
對於祖上當年的失敗,也速迭兒一直耿耿於懷。
當他進入青年時期,看到忽必烈所建立的元朝被大明朱元璋所推翻,後來的北元大汗在與明軍的連年征戰中,早已喪失了當年蒙古鐵騎的勇猛,也速迭兒意識到為祖上覆仇、復辟汗位的機會也許來到了。
尤其是這忽必烈後裔竟然不惜向西道諸王求援,更是令也速迭兒欣喜萬分。
不管如何,忽必烈一系衰弱已成定局,哪怕此戰大蒙古獲勝,這大汗的位置他們也絕對會讓出來!
在諸王的見證之下,此刻北元之主,大蒙古帝國名義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