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故人情分 (第1/4頁)
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太平血 !
琦善已經老了,在滿清這個醫學並不昌明的時代,六十七歲的年紀已經算是高壽的老人了,一個歷經嘉慶、道光、咸豐的三朝元老,此刻正有氣無力的斜靠在帥帳內的軟椅上,手中的絲絹捂在長滿老人斑的臉上,劇烈的咳嗽著。
榮祿的心情很複雜,這個老人在歷史上的評價褒貶不一,但人們記住他的過多還是賣國賊這幾個字,在榮祿看來,這種看法有些不公平。琦善之所以被歷史如此評價,原因只有一個,他是主戰派林則徐的對頭,琦善是主和派的,在對待鴉片戰爭的態度上,琦善希望的是主和。
林則徐與琦善迥異的歷史形象表明了人們樸素的道德訴求,同時也回答了鴉片戰爭該不該打的問題。對於侵略者,要打,這是一個民族道德的要求。但如果抵抗註定要失敗,打了損失更重,是否還應抵抗?這是個政治問題。一個好的政治家不應是個盲動者,他考慮的應當是如何才能使國家受到最少的損失,如何避免無謂的犧牲。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放棄抵抗,因為很多時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才更是一個政治家的職責,很多時候一個民族需要用重大的犧牲去捍衛其道德尊嚴、jg神訴求。從短期來看放棄抵抗求得一時的“利益”,從長遠來看並不見得是好事,因為一個喪失鬥志、受到jg神汙辱的民族才是最可悲的。從這點來說,鴉片戰爭必須要抵抗。但如果暫且忍辱負重,而求勵jg圖志,奮發圖強,暫且的苟安其實方為最佳選擇,與“天朝”相鄰的ri本十多年後對待“侵略”所採取的態度而後對ri本的影響。無疑是最好的例證。但清王朝所處的“國情”決定了其只能採取前一種方式。實際上,即使是抵抗,鴉片戰爭還是有贏的可能,那就是採取100年後中國對待ri本的方式。
可以說琦善已經做了一個人臣該做的一切,但偌大的滿清王朝,不論外交還是用兵,說到底也只是一個人說了算,那就是道光皇帝。是戰是和,琦善作為臣子只能俯首聽命,滿清這種王朝是萬萬不可能發動什麼人民戰爭來對付英國的。所以不管是戰是和,琦善都和林則徐一樣,逃不過一個罷官抄家的下場。
“仲華,咳咳,原來是你啊。”琦善老邁的聲音打斷了榮祿的思緒。他和承恩上前再一次見禮後,榮祿道:“老中堂安好。小子到江南辦差。便順道前來給老中堂請安。”
琦善好不容易咳嗽聽了,喘息幾聲,眯著眼睛看了看榮祿,又看了看承恩,問道:“這位小哥是……”
承恩急忙上前打個千自報了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