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慢檄文 (第2/4頁)
不開心的橘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夠。”榮祿緩緩的說道,將後世他知道的世人對曾國藩這篇討粵檄文的不足之處說了出來,這篇討粵檄文在榮祿的印象中的確是站在中華傳統文化捍衛者的角度去討伐太平天國的,但世人都說此文過於偏重衛道而忽略了洪楊造反的事實,對忠君報國的號召不夠。
曾國藩眼神中閃過微微的失望之色。曾國荃卻撫掌笑道:“兄長,你看連仲華也這麼說,不是兄弟我眼光不夠了吧。”
榮祿微微一愕,看來曾國荃的看法和自己一樣,既然曾國荃能看出這篇檄文的問題。那為何曾國藩還要執意如此寫呢?難道這檄文忠君報國寫得不多不是曾國藩的失誤,而是有意為之?當下榮祿再展卷細看,看了一會兒之後,才恍然大悟道:“原來曾帥是這般思慮的啊。”
聽聞榮祿有了新的見解,曾國藩微微一喜道:“仲華可說來聽聽。”
榮祿道:“曾帥這檄文名為討粵檄文,乃是有孤立之意,洪楊起於廣西一隅,如今已然打到了江南,應從者甚重,曾帥討粵二字乃是點醒眾生不可盲目應從。同時只言討粵,大有寬赦其他諸省從賊人等之意,便是離間之效。而文中只說洪楊興洋教毀我中華文種,卻是一下擊中了長毛軟肋,勾起天下讀書人衛道之心,更將洪楊逆賊愚騙百姓之術揭露,可謂是一針見血。再者洪楊曾有亂文奉天討胡檄,此亂文大談夷狄之辯,的確用心險惡,但曾帥在討粵檄文中卻偏偏淡化忠君報國之說,便是避過此節,只以中西文種之辯來回擊洪楊,的確很是高明。”
曾國藩聽了之後微微頷首笑道:“不錯,仲華之言深得我心,況且此檄文乃是我湘勇出師昭告天下之用,長毛如今盤踞長沙等地,擄掠甚重,我以此激勵湘中子弟亦切合時弊。不過仲華所說的刻意淡化忠君報國之說倒也言過了,想我大清入關近兩百年,早已經是華夏正朔,這洪楊以所謂的漢家大義起兵,實則是以洋教立國,此等才是真正的夷狄之國。我曾文正是不會承認長毛之國為漢家正統,他們只是一群怪力亂神之賊匪而已,僥倖得興昌一時而已,我這檄文之內倒也不必太過抬舉他們,想他們這些宵小之輩如何能動搖大清根基?只不過是禍亂數省的賊寇而已,我發檄文若是號召天下勤王,這才是小題大做,揚了長毛賊威風,墮了自己名頭。”
榮祿淡淡一笑,這老狐狸讓自己品評這檄文定然是沒安什麼好心眼,自己乃是滿人,又是湖南團練協辦大臣,曾國藩的這篇檄文中有這麼大的漏洞,他怎麼都要先和自己說清楚,將來若是朝廷問罪,有榮祿這個滿人說話也能轉圜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