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瀲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慰,笑著嘆道:"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哪裡有真正放心的時候呢,即便朧月將來敕封公主嫁得好駙馬,我也要擔憂著駙馬是否對她真心真意。"我略略思量,問芳若道:"有一事我一直想問你。端妃是良將齊不遲之後,初入宮的名位便是貴嬪;華妃的靠山是汝南王,一進宮便是華嬪;皇后當年就更不用說,是皇上的表姐,太后的親侄女,初入宮闈便被尊為嫻妃。那麼昌嬪既是晉康翁主的女兒,與皇家有親,為何入宮的名位只在貴人,如今有孕也只封為嬪呢?"
芳若若有所思,沉吟著道:"皇上剛剛登基,後宮與前朝都是根基不穩,少不得要立幾位有名位有品階的妃子。如今後宮根基健全,昌嬪再得寵,也得一步步從低開始。為了這個,晉康翁主來向太后請安時沒少抱怨呢。然而晉康翁主也太糊塗。"芳若搖頭道:"如今的後宮由皇后主持大局,太后的身子又不安康,還是當年太后一言九鼎的時候麼。"
"那麼昌嬪在後宮與眾位妃嬪的關係如何——有否特別親近的人?"
"沒有",芳若不假思索道:"昌嬪身份尊貴,一向自恃甚高,並不與人多往來,總是獨來獨往。除了對皇后、端妃和敬妃稍有敬意之外,其他人都不放在心上。"
我摩娑著自己日漸削瘦的下巴,輕聲道:"那麼對安陵容呢?"
芳若連眉毛也不抬一下,"昌嬪眼高於頂,怎麼會把安容華放在眼裡。雖然安容華的位份在昌嬪之上,卻是對昌嬪恭敬有加,十分謙讓。"
我微微冷笑,"安陵容在後宮本沒有什麼根基家世,在昌嬪面前自然謙讓順從。不過,只要昌嬪和安陵容沒有沆瀣一氣,我便沒什麼可操心的。"
芳若把過冬的衣裳幫我包裹好,起身告辭道:"娘子沒什麼可操心的,那麼奴婢也沒有可上心的事了。"
寒冬在群山渺茫之處,總是來得格外早。這一年的冬天,便在落葉繽紛之後如期而至了。玄清的到訪固定在了每月兩三次,為著避嫌,也為著我不為流言所困,他常常在我出去浣洗或是拾柴的時候在山腳長河邊等我。
起初,常常是他讓阿晉告訴浣碧他會去的時間,然後等著我去與他相見。漸漸地,也許是默契使然,我常常覺得自己彷彿能知曉他在何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