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11/11頁)
艾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繼光是捨己為人的,都是英雄人物,永遠都像照片上、畫面上那麼年輕,可能都住在什麼大地方,也許就是北京,世界上還有比北京更大的地方麼?
可能楊紅的血液裡天生就沒有“追星”的因子,她從沒想到過跟英雄人物結婚。她只覺得那些英雄人物住在北京,都大老遠的,認都不認識自己,自己怎麼會同他們結婚呢?如果他們就住在鎮上,又走過來說喜歡自己,自己可能還會考慮考慮。
楊紅想來想去,不知道自己要跟誰結婚,就突然想起以前看媽媽學校老師聯歡時,有一個馬老師,是個“摘帽右派”,曾經在臺上拉過二胡,那音樂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知為什麼就把她聽哭了。當時還就因為她哭了,就有老師起來說今天是個喜慶日子,拉這個做什麼呢?那個馬老師就尷尬地下去了,搞得楊紅很不好意思,覺得是自己害了他。後來問媽媽,才知道馬老師拉的是《江河水》,好像是說一個女的受了什麼委屈,在一條江邊哭泣的故事。楊紅就想,難怪那麼傷心。
楊紅就對女伴們說:“我長大了要跟一個會拉琴的人結婚。”她覺得這個理想還比較現實,當然不是馬老師,他那麼大年紀了,肯定等不到我長大就死了。她也不明白為什麼媽媽老說馬老師是“摘帽右派”,楊紅看見他的時候,他都戴著一頂黃軍帽,從來沒摘過。女伴就問她,什麼拉琴的?楊紅就比劃了一下,結果大家都說,還說什麼拉琴的,原來是鋸木頭的。楊紅覺得她們沒聽過那個音樂,不知道它的妙處,也懶得跟她們多說。
從這個意義上講,楊紅最終還是實現了自己的愛情理想的,不是全面實現,至少也是部分實現,因為周寧也可以拉拉二胡的,只不過拉得沒有那個“摘帽右派”好,不會拉《江河水》,只會拉《唱支山歌給黨聽》,而且只會拉前面慢的部分,拉到後面快的部分就拉不下去了,聲音也是直槓槓的,不優美。問他,他只說我這個人學什麼都是這樣,進門比誰都快,但學到深處,就沒耐心了,我拉二胡就是因為學不會揉弦,就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