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寒食 (第2/33頁)
匪我思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岸空虛,佔據淮河重鎮壽州,率定勝軍渡過淮水之後,更是接管了廬州。
孫靖的心腹大將段兗本是淮南人,地勢極熟,親自率了數千原籍淮南的精兵,日夜兼程,千里突襲,趁著春雨霧濃,仗著地勢與人和,在崔家定勝軍的眼皮底下,竟安然渡過淮水,繞到蔡州城下。
蔡州就此告急,李嶷雖憂心李桴安危,但知道裴湛得力,蔡州城池又堅牢,固可一守。段兗此舉本來就是引誘李嶷回援,哪知李嶷絕不肯上當,直接與孟鑄打了一場硬仗。段兗咬牙又令兩萬餘精兵渡過淮水,意欲圍攻蔡州。李嶷尚未如何,蔡州城中的李桴早就嚇壞了,不僅逼著裴湛寫書信令李嶷回援,更以天子的名義下詔給就在廬州的崔倚,令他速速到蔡州來救駕,但這些詔書便如石沉大海一般。最後迫於無奈,李桴遣人去問崔倚,崔倚只佯作不知,說道:“天子早就被孫靖那個大逆不道的賊子弒殺,又哪裡來的天子詔書。”話裡話外的意思,是不承認梁王李桴繼天子位了。不僅對蔡州的危局不聞不問,而且趁著孫靖諸部一些被李嶷攔在良山關,一些急著圍攻蔡州,崔倚率著定勝軍,不費吹灰之力,將整個淮南收入囊中。
因此提到崔家定勝軍,裴源不免滿腹牢騷:“說是勤王,他們哪裡是勤王了,我看崔倚是想趁機自立為王。”
李嶷不由嘆了口氣,崔倚其人他並沒有親眼見過,亦不知人品性格如何。但國朝的宿將,哪一個是好相與的?孫靖自不必說了,就是崔倚,統領著國朝最為精銳之一的定勝軍,偏又養得崔琳那樣文武全才的兒子,如今天下大亂,李桴繼位又有三分勉強,難免崔倚會滋生野心。
說話之間,又有哨騎回報,前方行進的不是孫靖的人馬,看旗號,應該是定勝軍。對方亦哨探到這方有大隊兵馬,待發覺乃是鎮西軍,便不再遲疑,大隊朝這邊從容行來,又另遣了快馬先來聯絡,畢竟,兩軍名義上乃是友軍,皆為勤王之師。
來的竟是陳醒,他見到李嶷,也甚是意外,上前拱手行禮:“見過皇孫殿下。”因著崔家不曾承認李桴繼位一事,所以這陳醒見著李嶷,還是仍舊稱他作皇孫殿下。
李嶷見是他,也不由一怔,旋即心中便是一喜,問道:“你是跟你們公子行軍至此?”
“不是,公子還在廬州。”陳醒恭聲答,“我是隨校尉奉崔璃公子返回東都,行軍至此。”
李嶷本來隱約猜到阿螢或許會在這隊人馬之中,但聽到陳醒親口說出她就在不遠處,頓時欣喜若狂。
洛水離別,他與她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