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自以為是 (第3/3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由檢聽了也覺得有理,嗔道:"你說的這麼容易,你為什麼不做?"
朱由校笑道:"你當皇帝,我給你當個工部侍郎,造槍造炮造車造船不好嗎?"
在很多人想象中,皇帝用宦官去制衡所謂的文官集團已經成了卓越的帝王之術。
朱由校就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但是實際上,在這種模式之下,很難出現所謂的政治平衡。
無論是內閣的票擬,還是六部的覆議,以及司禮監的批紅,都只是由於皇帝本人精力有限對皇權的延伸。
太監的確依附於皇權,但事實上,大小官員哪個不依附於皇權,一旦失去了皇權的支援,其終究免不了倒臺的下場。
比如高拱,比如張居正,
所謂的朱由校依靠閹黨打擊東林黨,搞政治平衡,純粹就是無稽之談。
閹黨的核心仍然是文官士大夫階層,他們在政治上與東林為敵,故而需要引魏忠賢為內援,和高拱與陳洪結盟、張居正與馮保結盟,沒有任何區別。
在朱由校還活著的時候,閹黨內部的文官就與魏忠賢齷齪不斷。
朱由校死後,魏忠賢遣御馬監掌印塗文輔迎朱由檢入宮。
但塗文輔在朱由檢登基後不久,便背叛魏忠賢,與李永貞共謀,推戴信邸內監徐應元取代魏忠賢。
但他沒想到,朱由檢秉性剛強,非軟弱的朱由校可比,而徐應元更成不了魏忠賢。
朱由校對魏忠賢信任有加,讓他做到了九千歲,魏忠賢的侄子沒有尺寸之功,卻得到了封公之賞,天下只知有魏忠賢,不知有皇帝。
朱由檢用起太監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杜勳總監宣府。
高起潛總監遼東。
車天祥總監蘇州織造。
張彝憲總理戶工二部。
王應朝監視山海關、寧遠。
張國元前往薊鎮東協。
王之心前往薊鎮中協。
鄧希詔前往薊鎮西協。
王坤前往宣府。
劉文忠前往大同。
劉允中前往山西。
監視各鎮錢糧兵馬及邊牆撫賞事宜。
太監確實忠於皇權,但並不在乎皇帝究竟是姓朱還是姓李還是姓愛心覺羅,有奶便是娘。
高起潛、王德化、杜勳、曹化淳、車天祥、杜之秩,全都是闖王來了降闖王,多爾袞來了降多爾袞。